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穿成哥儿下一秒 > 第22章 鸡舍(第2页)

第22章 鸡舍(第2页)

孟晚爱吃鸡,想让小吃文化提前扬光大,便要推广大范围养殖技术,算是给大家一个启,养鸡还能这么养?那猪鸭是不是也行?

想法目前很美好,但他也是个门外汉,不比已经相对成熟的糖坊,养殖场这个东西他还要细细琢磨,若是出现大规模鸡瘟,也要提前想出方法应对。

这时候还没有专业养殖的概念,没办法找专业人士来指导,许多事都只能孟晚自己瞎搞。

在纸上画了半天,他弄出个鸡舍的透视图出来,交给秦艽让他问问村中懂些木匠活计的陶大伯会不会做。

秦艽已经知道了他是项先生弟子,却还是头一次见识他的画作,见着上头栩栩如生的建筑,讶道:“这是什么?”

自从来了红山村和孟晚长时间接触后,孟晚现这人就像一个好奇宝宝,这也要问那也要问的。

孟晚无奈的答:“鸡舍。”

“鸡舍?给鸡住的?你上面注着四丈长!”就算秦艽从小锦衣玉食,但也知道鸡不会住这么大的地方,甚至比普通人家的院子还大。

“因为我想在山头上想养一千只鸡。”孟晚心想,长十三四米还是按照小型鸡舍的标准来的,等今年如果养的成功,明年他还要做更大的。

“一千只鸡!”不怪这位自认见多了世间繁华景象的世子这么大的反应,他就没见过比姓孟的更能折腾的小哥儿。

孟晚觉得他反应过激,“其余的六座都还先种甘蔗,空出一座山头来先养一千只鸡。四丈长的鸡舍约莫着能养一百五六十只鸡,那就先建六个鸡舍吧。”

他租了童家七个山头后,立即便开始着手这些事宜了,按原本想法是想七个山头都养鸡用的。正好村民们折腾完了甘蔗,又种好自家新地,刚好能给他养鸡。

人多力量大,看似养的数量不少,但他雇佣的村民也多啊,所以七千只鸡听起来挺多,但完全能够实现。

但问题是鸡仔,这个比较麻烦,一只鸡仔是十五文上下,七千只就是一百零五两,但从哪儿能买了七千只鸡仔?这个恐怖的数量比征兵还难,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那便只能买来种蛋自己孵,问题就在这儿,七千颗种蛋,要是在扬州还能凑齐,在赫山县一千就是极限了。

哪怕孟晚早早就开始张罗,也只是将将凑了两百多只鸡仔和八百多枚种蛋,路上还折损了一批。

孟晚今年只能先孵化这些种蛋,幸好现在温度刚好,不冷也不太热,孵出来多少算打多少的,如果顺利等明年就能用自家鸡场的蛋孵化鸡仔了。

在秦艽难以理解的复杂眼神中,孟晚把他赶去和陶大伯一起做鸡舍。

六个鸡舍也算是大工程,村里的陶大伯自己忙活不过来,好在鸡舍结构简单,稍微懂点木匠活计应该就会做。如今开荒,木头砍伐了一堆,他如今就是村子里的散财童子,这木头全给他用了也无妨。

他花了这么多银两雇人的好处立即就体现了出来,六个鸡舍,三天就给做出来了。

山下稍微平坦些的地几乎都被开采,只能在半山腰的位置规整出来一片平坦的空地。这些天又下了两场细雨,山中道路湿滑,孟晚自己不方便上山,就将事情交给秦艽去办。

等宋亭舟巡视了名下所有村落回到红山村,路边的田地里的甘蔗已经抽叶长起来了。

孟晚在一旁的甘蔗地旁遛弯,他身形柔韧纤长,因此哪怕穿着宽松的衣裳,腹部隆起的幅度也格外明显。

他身旁的碧云率先看到宋亭舟一行人赶来,神色颇有些激动的说,“夫郎,是大人他们回来了!”

孟晚扭过头去,果真见到是宋亭舟和穿着衙役服的陶家兄弟。

“回来啦?”他脚步散漫的往前走了几步,田边的风吹乱他几根丝,打在脸上带起一片痒意,孟晚用手轻轻抚弄两下,显出几分温柔小意。

宋亭舟大步流星的走至他身边,“在红果村耽搁了些日子,没等急吧。”

见他这样,孟晚心里有种极为得意的安定感,他帮宋亭舟打了两下扇子,“不急,村里可能比县城待着还要凉快点,上午秦艽捞了虾和草鱼,你快回去洗漱洗漱,脸上都是汗。”

宋亭舟讲究的拿了张帕子擦了擦汗津津的手,马交给陶四,自己牵着孟晚步行回去。几人也算识趣,没打扰分别了一个的多月的夫夫两,连碧云也同陶家人先走了。

孟晚惦记独自在守在县衙的常金花,“中途回过县衙吧,娘还好吗?当日咱们是没来过红山村,也不知道事情开展的顺不顺利,早知道就把娘也带过来了,比起县城,没准她更喜欢在乡下待着。”

“下次吧,如今村里的事了,咱们也该回去了。”宋亭舟这趟巡视皮肤黑了两个度,但气质也更坚毅不少,

孟晚望着郁郁葱葱看不着边际的甘蔗地,“也是,回县城还要筹备旁的事。”养殖鸡的事交给了陶二主事,村里的村民挑出了十多个干活仔细的喂养鸡仔。他回县城之后又要筹备糖坊的事。算算日子,下次再来起码要十二月了。

这月初的时候村里了第一个月的工钱,隔壁村则是宋亭舟和甘老主的事,孟晚并未前去,但两个村子离得还算近,栽种甘蔗的事也大都相同。

红泥村的工钱是秦艽拿去和村长一起放给村民的,红山村也同样如此。等一串串的铜板拿到手里,村民们压在心头的担忧卸下,终于真情实意的开怀起来。

一家出两个的,这一个月就拿到了二两银子并零散了几百文,哪怕家中就出了一个也是一两多的银钱。

那几天村里比过年还热闹,有将钱存起来舍不得花的,也有过了这么多年苦日子,买米买肉给孩子们改善改善伙食的。不管是哪种,村民们眼中都闪着细碎的光,那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憧憬。

sabq。。sabq。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