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相视一笑。
中午,共享餐厅摆开五桌年夜饭。没有山珍海味,全是家常菜:红烧肉、凉拌木耳、蒸鱼、炸藕盒。每张桌上都放着一本《共治公约》试读本,供人翻阅。
饭吃到一半,王亚娟接到一个视频通话请求。接通后,屏幕上出现一张年轻女人的脸,身后是一排低矮的砖房,墙上写着“幸福村妇女技能培训点”。
“王老师,我是西北那个县的小林,您学生的学生。”她声音有些发抖,“我把手册改成了本地版,加上了方言注释。上个月,我们组织了第一次议事会,三十多个姐妹参加,讨论能不能办个刺绣合作社……最后表决通过了!这是我们的签名名单。”她举起一张纸,密密麻麻按着手印。
“做得好!”王亚娟眼眶一下子红了,“记住,规则可以改,但程序不能跳。”
“明白。我们每次开会都录音,还选了三个监察员,其中一个是文盲大姐,但她最敢说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欢呼声,似乎是其他妇女知道了王亚娟在听,纷纷凑近镜头挥手打招呼。
这一幕被张伟悄悄录了下来,接入了投影。正在吃饭的人们停下筷子,静静看着屏幕里的黄土高原,看着那些粗糙的手掌和明亮的眼睛。
“她们比我们当初勇敢。”王强喃喃道。
饭后,大家自发清理餐桌、洗碗、拖地。没有人指挥,也没有人推诿。王亚娟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切,忽然想起十年前的那个冬天??那时她刚搬来,院子里污水横流,邻里见面不打招呼,连狗都懒得吠两声。
如今,这片土地不仅干净了,人心也亮了。
下午三点,市民共创空间举行新春茶话会。议题只有一个:新的一年,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张伟主持,先放了一段短片,回顾去年未完成的事项:电梯加装因资金缺口搁置、心理健康服务覆盖率仅38%、青少年参与率偏低……
“这些问题没解决,说明我们的机制还有漏洞。”他说,“所以今年第一件事,就是启动‘短板攻坚计划’。”
话音刚落,老李头拄着拐杖站起来:“我提个意见??别光盯着大事,小事也能压死人。”
众人安静下来。
“我家楼道灯坏了两个月,报修三次都没人管。说是‘非紧急’,可我这把老骨头,黑灯瞎火上下楼,摔一次就是大事!”
会议室一片沉默。
王亚娟缓缓起身:“老李头说得对。我们太关注‘标志性成果’,反而忽略了日常生活的尊严。”她翻开笔记本,“建议从今天起,设立‘微痛点清单’,每个季度由居民匿名提交最困扰的生活难题,优先处理得票最高的三项。”
“我补充一条,”赵建国举手,“处理过程全程公示,办没办成,谁拖的,晒出来。”
“同意!”多人应和。
讨论渐入高潮。一位高中生提出希望开设“青少年政策观察角”,让中学生参与社区提案撰写;刘红梅提议每月设“技能交换日”,大人教孩子做饭修电器,孩子教大人用智能手机;就连一向沉默的王强也开口了:“我想推动建立‘互助养老基金’,靠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照护时长,减轻子女负担。”
会议开了三个小时,形成十二条年度行动纲领。散会前,李晓芸打开线上投票系统,实时统计居民对各项议题的支持率。结果出炉那一刻,所有人屏住呼吸??最高票选中的,竟是“为流浪动物建庇护所”。
“没想到啊,”陈桂兰摇头笑,“原来最柔软的事,最有力量。”
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停电打断了晚餐。没有抱怨,人们默契地点起蜡烛,拿出应急灯。张伟迅速联系供电局,得知是附近施工挖断电缆,预计两小时内恢复。
“不如趁这时候搞个‘无电之夜’?”李晓芸灵机一动,“讲讲故事,唱唱歌?”
提议立刻获得响应。大家搬椅子聚到天井,围成圆圈。王亚娟点燃一支蜡烛,放在中央。
第一个开口的是周素芬。“我这辈子,从来没站上过台。”她声音仍有些怯,但挺直了背,“可自从上了识字班,我敢念报纸了,敢去银行办事了,前两天还帮邻居读了一份租房合同,发现房东想骗押金……我当场就指着条款说了‘不行’。”
众人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