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 第477章 陈瑾vs小李子(第1页)

第477章 陈瑾vs小李子(第1页)

《单日票房破2。5亿,<失恋3>刷新国内电影单日票房纪录!》

《单日总票房破3亿,<失恋3>领跑双十一!》

《淘宝双十一购物节交易量19小时突破500亿!》

。。。

凌晨四点十七分,城市还在沉睡。林默站在医院住院部七楼的走廊尽头,手里握着一杯早已凉透的速溶咖啡。走廊灯光惨白,像一层薄霜覆盖在瓷砖上。他刚拍完护士长陈慧为昏迷病人读信的全过程??那是一位脑溢血突发的中学教师,家人远在国外,病房里只剩一台老旧录音机循环播放学生们的祝福。

“她最喜欢听《送别》。”陈慧一边整理输液管,一边低声说,“每次我念信的时候,监护仪上的心率都会稳一点。”

林默没说话,只是把镜头对准了床头柜上的那本泛黄日记本。封皮写着:“给未来的自己”。他轻轻推进特写:一页页密密麻麻的字迹中夹着几片干枯的银杏叶,还有一张皱巴巴的小学毕业照。照片里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正咧嘴大笑,背后黑板上写着五个粉笔字:“我们不说再见”。

拍摄结束已是深夜,但他没有回工作室,而是绕道去了城东殡仪馆。沈秀兰答应今天带他去看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不是死亡,而是重生。

“是个年轻女孩。”她迎着他走进停尸间旁的小房间,“服药自杀未遂,抢救回来后拒绝见任何人。但她妈妈坚持要办‘假葬礼’,说只有让她亲眼看见别人怎么哭她、记得她,她才愿意活下来。”

林默怔住。

“这不是作秀。”沈秀兰声音平静,“是爱走到绝境时的最后一搏。”

仪式安排在清晨六点,地点是女孩生前最爱去的社区公园。家属租了一块草坪,摆上黑白遗像、花圈和悼词台。真正的“死者”藏在树后,裹着风衣,脸埋得很低。

当第一位同学哭着跑来,跪在照片前喊出“你怎么能走”时,她的肩膀猛地一抖。

接着是老师、邻居、甚至曾被她冷落过的便利店老板娘。每个人讲一段小事:她曾在暴雨天给加班的保安送过热奶茶;她悄悄替班里贫困生垫付过书费;她在图书馆值日时总多擦一遍盲文区的桌椅……

林默蹲在角落,摄像机几乎贴地拍摄那些颤抖的手、湿润的眼角、飘落在相框上的樱花瓣。他没有剪辑冲动,反而关掉了录制模式,只用手机默默记下一句话:

>“原来一个人的存在感,不在于她是否发光,而在于有多少人因她而感到温暖过。”

散场后,女孩的母亲抱住蜷缩在地的女儿,一句话没说,只是把她冰冷的手塞进自己怀里焐着。阳光穿过云层,洒在空荡的草坪上,像一场无声的加冕。

回到驿站已是中午。王雨晴已经在等他,手里抱着一台刚修好的老式投影仪。

“我想试试户外放映。”她说,“就在桥洞下,李小军那儿。”

林默点头:“正好,《黎明来电》该回归起点了。”

傍晚,桥洞下支起一块白色幕布。附近的居民陆续赶来,有人搬来小凳,有人牵着孩子,还有几个艺考生穿着练功服坐在鞋摊前。李小军把缝纫机推到一边,腾出空间挂幕布。他师父赵国强也来了,拄着拐杖,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

影片开始播放。当张师傅接过那封告别黑暗的信时,现场一片寂静。雪花不知何时又飘了起来,轻轻落在幕布边缘,像是观众无声的泪水。

放完片,没人起身离开。

一位环卫工大叔突然开口:“我也天天坐那趟末班车。以前觉得司机就是开车的,现在才知道……他是守夜人。”

一个穿校服的女孩举手:“我……我也有抑郁症。但我从来没敢告诉别人。看完这个,我想试试去找心理老师。”

李小军站起身,从鞋摊底下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这是我师父传给我的修鞋笔记。”他说,“但从今天起,我要把它改成‘故事收集本’。谁来修鞋,我就听一段路。然后……也许哪天也能拍成电影。”

人群响起掌声。

林默站在人群最后,望着这一幕,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第一次扛起摄影机的理由??那时他还以为,伟大故事必须发生在聚光灯下,必须有跌宕起伏的命运转折,必须有人一夜成名或轰然倒塌。

可现在他知道,真正的震撼,来自那些日复一日重复的动作,来自一句不曾说出口的“我在”,来自一双磨破的手仍在为陌生人系紧鞋带。

当晚,他独自步行至地铁站,在安检口驻足良久。张伟正在交接班,看到他笑了笑:“今天捡到一对情侣吵架丢下的电影票,写着《爱情神话》,我就写了张条子:‘你们吵得再凶,也别忘了当初为什么一起走进影院。’”

林默笑了:“你快成情感顾问了。”

“我只是不想让遗憾重演。”张伟拍拍他肩膀,“我妈丢了信,我不想别人也丢掉心意。”

走出地铁,手机震动。是一条私信,来自视频平台:

>用户“山信计划志愿者07”上传新素材:

>老吴送的最后一封信,收件人终于回信了。

林默立刻点开。

画面在一个偏远山村小学教室里。孩子们围坐着,班主任正在朗读一封信:

>“吴伯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