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隐世派也有其精髓奥妙所在,隐世修行,不入红尘,不履尘埃,证的是自身仙道,独善其身也没什么不好。
而道祖新编撰的这部经文,显然是入世派的法门。
“听起来,似乎还有太乙救苦天尊他老人家的法理在里面。”
姜临逐步分析着。
太乙救苦天尊,其法理精要,就在救苦二字上。
所修所行,乃是普渡世人,救苦救难,看起来与观世音菩萨的法理有相同之处。
实际上,这两位确实是有共同之处,同时也是死对头。
毕竟一道一佛,这是根本之争。
举个通俗的例子,就好像现在的某东与某宝。
莫非,道祖是在给太乙救苦天尊站台?
不太可能。
姜临自己就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到了道祖那般的境界,佛道之争哪怕涉及到根本,也不可能引动道祖亲自下场。
道者,自然也。
顺天体道也好,顺其自然也罢,万物发展自有其变化和规律,在道祖看来,便是道门衰微,那也是变化的一种,是自然的选择。
当然,道门最多就是衰微,只要三位道祖还在,只要“道”还在,道门就永远都在。
如果不是为了给太乙救苦天尊站台,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这只是一个巧合。
道祖只是有所感悟,编撰了一部救苦拔罪的经文,没有任何其他意思在里面。
能够间接帮助到太乙救苦天尊,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说不得,观世音菩萨都能靠这篇经文来更进一步呢。
佛也好,道也罢,最后求的都是一个根本,而到了大神通者的境界,距离那“万法归一”的境界已经不远了。
触类旁通是很正常的事情。
姜临把这些猜测都讲给了刘云秀,刘云秀也赞同的点点头,而后却苦着脸道:“可不管怎么说,现在经文不见了……”
是啊,这才是现在的主要问题。
“道长,要不咱们现在回去找道祖?”
刘云秀试探性的问。
“不行的。”
姜临叹息着摇摇头,道:“我敢打赌,就算现在大天尊归来,想要带你去找道祖都找不到……”
老爷子们做谜语人是很认真的,而且非常的彻底,一点空子都不留给你。
这一点,姜临可太有发言权了,他就是这么过来的。
哪怕是自家的老头子,都有一堆事瞒着自己嘞。
“那现在怎么办?”
刘云秀显然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谜语人什么的,在她的记忆里基本不存在。
父皇压根就不会藏一半留一半,从来就是她问什么就说什么,当然,这也跟刘云秀没有问过一些出格的问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