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华娱从男模开始 > 653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第3页)

653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第3页)

启程赴戛纳那天,全工坊成员列队相送。阿依古丽捧着一束野花,老阿姨塞给她一包家乡腌菜,苏婉递上一枚新做的银蝶胸针??这次是金色的,翅膀展开,迎着朝阳。

飞机穿越云层时,冷芭戴上耳机,播放《幕后》最终版混音。当片尾黑屏响起那句“您所查询的参保记录不存在”时,她闭上眼,听见无数脚步声从黑暗中走来,坚定、沉重、不可阻挡。

七小时后,戴高乐机场舷梯放下。

她推开舱门,春风扑面。远处红毯早已铺就,闪光灯如星河倾泻。记者蜂拥而至,高喊她的名字。

冷芭整理衣襟,迈步而下。

镜头捕捉到她胸前那只振翅欲飞的金蝶,在地中海阳光下熠熠生辉。

一名法国记者用中文提问:“您为何坚持拍摄这样一部危险的电影?”

她停下脚步,微笑回答:“因为我曾经是那个在黑暗中爬行的人。而现在,我想成为光。”

人群寂静一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次日,《费加罗报》头版刊登照片:冷芭立于戛纳台阶之上,背后是湛蓝海岸,前方是万千瞩目。标题写道:【她带来了一部电影,也带来了一场革命。】

论坛当天,评审团主席亲自引言:“在过去一年,全球有十三个国家的电影人因揭露真相而被捕。今天我们邀请冷芭女士,不是因为她获奖,而是因为她仍在战斗。”

台下座无虚席。冷芭站在聚光灯中央,用流利的英文讲述中国的女灯光师、非洲的童工剪辑员、南美的原住民录音师……她们的故事不同,却共享同一种命运:被忽视,被消耗,被遗忘。

“但我们选择记录。”她说,“因为记忆是最温柔的反抗。当我们把沉默做成声音,把伤口写成剧本,把死亡变成影像,我们就夺回了叙述的权利。”

演讲结束时,全场起立致敬。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含泪拥抱她:“你让我明白,电影不仅是艺术,更是救赎。”

闭幕式当晚,《幕后》虽未斩获大奖,但获得“一种关注”单元特别提及奖。颁奖词写道:“致一部敢于撕开华丽帷幕的作品,它让我们看见光影背后的代价,以及人性深处永不熄灭的勇气。”

冷芭捧着奖杯回到酒店阳台,打开手机,看到国内实时热搜:#冷芭在戛纳说了什么#、#我们都要做破茧的人#、#请让苏婉妈妈得到救治#。

她一条条看完,然后视频连线工坊值班的学生。

“大家都还好吗?”

“好!今天又有四所大学申请加入破茧放映联盟!还有……苏婉老师刚传来消息,她妈妈醒了,这次醒得很清楚,第一句话是:‘电影得奖了吗?’”

冷芭鼻子一酸,笑着点头:“告诉苏婉,替我告诉她妈妈??得奖了。最大的奖,就是有人听见了她的声音。”

挂断后,她仰望夜空。地中海的星星格外明亮,像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片土地。

她取出日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

【我曾以为自由是逃离黑暗。后来才知道,自由是带着伤痕走向光,并让后来者不再重复我的痛。】

远方海浪轻拍礁石,如同时间的低语。

她知道,这场战役远未结束。资本仍在暗处窥视,审查制度依旧森严,无数女人仍在片场熬夜扛设备、忍辱求生。

但她也看见,越来越多的蝴蝶正在破茧。

有的在西北小镇自学摄影,有的在南方城中村组织女工读书会,有的在海外电影节举起横幅:“我们的故事,不容篡改。”

她不是唯一的火种。

她是第一个点燃火炬的人。

而火焰一旦燃起,风只会让它烧得更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