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豪门哀羞风云录 > 第181章(第2页)

第181章(第2页)

楚芸咬咬嘴唇,点点头说:“数据我还没整理完毕,但大致结论应该不会有大的偏差。所以我急着把手头的工作做完,好给你们一个准确、完整的报告。”

茵楠若有所思地对楚芸说:“你既然已经关注这个问题这么长时间,而且做了缜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那你对应对之道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说说看!”

楚芸略一思索后说:“我确实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但我没有如此大型的集团公司的全面管理经验,所以不知道这些想法是否恰当。我可以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可能有点班门弄斧了。”

茵楠听了楚芸的话嫣然一笑道:“你可不是集团聘用的高管,你是西万家族的成员,西万集团也有你一份。这里都是家里人,你有什么想法就不要客气了,赶紧说出来,大家一起商量。别说那些见外的话。”

楚芸脸微微一红,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说:“我觉得,在目前政局混乱的情况下,地产业须要适当收缩,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说的好!怎么个趋利避害法呢?”沙瓦感兴趣地问。

“我们目前的地产项目基本都集中在WY,恰恰受政局影响最大,对集团的拖累也最大。所以我觉得应该大刀阔斧地收缩在WY的地产项目。具体来说,凡没有封顶、没有预售的项目都暂时停下来。已经封顶的项目转入室内施工,受外界影响较小,而且大部分已经开始预售,可以集中财力物力争取尽快竣工,以利回笼资金。”

“这样的话,集团的业务规模会大幅度下滑,如何来补偿呢?”茵楠看着楚芸问道。

“我的想法不知道是否可行。我认为,在地产行业内,我们可以适当转向,将部分富裕出来的人力物力财力转向受政局影响比较小的地方。

比如说可以选择像帕蒂这样的旅游热点城市。我做了一些调研,帕蒂的基础设施有很大缺口,投资空间很大。而且那里远离WY,基本没有受到国内政局动荡的影响。我调查了近期的数据,近一年来接待游客的人数不但没有下降,而且在稳定增长。

另外还可以考虑周边国家的地产市场,比如星洲,政局长期稳定,法规健全,投资风险小,回报稳定,可以适当投资。“

“除了地产行业之外,你好像还有更多的想法……”茵楠从楚芸的话中听出了一些端倪,开口问道。

楚芸腼腆地笑笑说:“确实有些想法,但真的不知道……”

“都说过了,这里都是自家人,你就不要扭扭捏捏的了,有什么想法赶紧说出来吧!”茵楠嗔怪道。

楚芸悄悄吐了吐舌头,稍稍整理了下思路,正色道:“我觉得,西万集团自从卖掉电信业务之后,一直缺少一个类似电信业的与民生密切相关、现金流充裕快捷而规模又足够大的业务做支撑。所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与民生密切相关、现金流充裕快捷而规模又足够大……这个说法有意思。”沙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这一年多来我也有些感觉,卖掉电信业务后,西万集团的运营比以前要吃力多了,主要是资金回笼慢。”

楚芸等公公把话说完,就接过了话头:“电信业务关系国家命脉,掌握在私人企业手里终究是祸非福,所以及早脱手是上策。但像我们这样与国内政局密切相关的大家族,如果手里没有一个政治上不那么敏感但现金流同样充裕的业务支撑,确实比较危险。”

沙瓦点点头说:“这个问题我倒也时常思考。当初选择地产业也是考虑到规模足够大,利润足够高。但这个行业确实资金占用大、流动慢,而且受外界因素影响大。没有想到这一年多国内政局会如此动荡。但像电信业那样与民生相关、现金流充裕而政治上又不那么敏感的行业……这个我还真的想不出来……”

茵楠抿嘴一笑,对楚芸说:“我们的小公主做了这么长时间的调研,一定早就胸有成竹了吧?别藏着啦,赶紧说说吧!”

楚芸脸一红,嗫嚅道:“我就是瞎想……”话说了一半发现茵楠朝她瞪眼,赶紧正色道:“我觉得不妨考虑粮食出口,具体说就是稻米出口。”

“稻米出口?”楚芸的话一出口,在场了另外三个人都是眼睛一亮。但谁都没有开口,静静地听楚芸继续说下去。

“根据刚才提到的与民生密切相关、现金流充裕、规模足够大这几个条件,我对ZX国的优势行业做过仔细的筛选,最后感觉稻米出口完全符合这几个条件,而且具备足够的市场空间。”

“哦,你说说看。”沙瓦不动声色地说道。

楚芸点点头:“我收集了最近五年的全球稻米交易的数据,发现前些年市场的供求是基本平衡的,大体稳定在六七千万吨的水平。但近两年以来市场开始出现缺口,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因素,稻米市场的需求量增加到八千万吨以上,而供应量并没有同步增长,反倒略有下降。所以国际稻米市场目前是卖方市场。

具体到ZX国。稻米生产一直是ZX国的优势产业,前些年的稻米出口量基本稳定在五百万吨到六百万吨。但近两年来却持续下降,去年的出口量只有三百万吨。“

“哦,什么原因?”沙瓦问道。

“我对近年ZX国的稻米出口做了一个详尽的调查,发现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出口量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ZX国经营稻米的企业普遍规模偏小,而且自从去年军人政变上台后政局动荡,稻米出口业务得不到国家层面的支持。

而恰恰在这几年,我们周边的V国、C国都在大力推动稻米出口,因此我们的一些传统客户被他们抢走了,而新的大客户我国相关企业又没有足够的财力去争取。“

“这些干扰因素今后也会一直存在的……”沙瓦不客气地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楚芸点点头,胸有成竹地说:“是的,这些竞争对手会一直存在,但他们能给我们造成困扰更多的还在于我们自身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我们不应该怕他们的竞争。C国只是一个几百万人的小国,稻米总产量不到五百万吨,能够投入国际市场的数量其实对我们根本构不成实质性威胁。

V国也是传统的稻米生产大国,稻米年产量有两千多万吨,但它是个上亿人口的大国,除掉国内消费后真正能够用于出口的数量也就在五百万吨上下,在国际市场上并非举足轻重。他们对我们的市场地位造成困扰主要是大家的传统客户多有重叠,而我们的企业规模偏小,又缺乏国家层面的支持。这才造成了这两年频频被他们抢客户的局面。“

“你的意思说,如果我们涉足这个产业,V国和C国不足以对我们造成困扰?”茵楠思索着问道。

楚芸点点头:“是的,我的分析结果支持这个结论。”

她略一思索又接着说:“我调取了集团最近十年的业务资料,发现其实我们一直在做稻米出口的业务,只不过是贸易公司下面的一个并不重要的业务部门,仅限于高档的特殊稻米,每年的出口量基本稳定在五万吨到十万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