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北宋小丫鬟 > 130140(第8页)

130140(第8页)

nbsp;nbsp;nbsp;nbsp;母女二人出来,拢了拢皮袄,又进了正房说话。

nbsp;nbsp;nbsp;nbsp;这边周三娘子也正和周四娘子说话:“你家大娘年纪也不小了,且到了说亲的年纪,如今妹夫可是待御史,清流中的清流,正是定亲的好时节,你们怎么想的?”

nbsp;nbsp;nbsp;nbsp;周四娘子道:“依照我说,找个简单些的人家,简简单单的最好了。也不要那种大家族,太过复杂,若是独子最好了。”

nbsp;nbsp;nbsp;nbsp;但说完,她又悲觉得古代好像更崇尚大家族抱团,又道:“其实我们如今才回来不久,到时候再说吧。”

nbsp;nbsp;nbsp;nbsp;周三娘子素来很有分寸感,倒是不再多问,不过还是道:“也不打紧,明年又有举子进京,到时候寻个读书人最好不过了。”

nbsp;nbsp;nbsp;nbsp;周四娘子知晓在这个朝代,那可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也笑道:“到时候还多麻烦三姐呢。”

nbsp;nbsp;nbsp;nbsp;“麻烦什么,你我都是一家人,应该的。”周三娘子笑道。

nbsp;nbsp;nbsp;nbsp;二人闲话几句,周三娘子离开了,周四娘子把长女喊过来,问她道:“近来还在读书么?”

nbsp;nbsp;nbsp;nbsp;“是啊,就是冬日墨很难研开。”孙大姑娘和筠姐儿年纪相仿,筠姐儿翻来就十四岁了,她也差不多。

nbsp;nbsp;nbsp;nbsp;和她差不多大的官宦人家的姑娘都开始陆陆续续的定亲了,自己的亲事何从提起?家中刚置办下宅子,若是这般快说了亲,人家必定要问嫁妆的,她哪里来的嫁妆?

nbsp;nbsp;nbsp;nbsp;周四娘子也正愁钱花,丈夫官位是升了,但是地方有田亩补贴,京里却少了些补贴。还好孙家有行商的堂兄,人家送也只不过送了二百贯过来,这也实在是太少了,但是他生意上有什么事情,还得用自家的名头。

nbsp;nbsp;nbsp;nbsp;如此,倒也是烦恼了。

nbsp;nbsp;nbsp;nbsp;但她在女儿面前不说这些,只道:“娘对你说过,该争取的便要争取,那日在刘老夫人,荀大娘子面前你怎么那般木讷,寻常你都是很好的。”

nbsp;nbsp;nbsp;nbsp;“娘,我一个六品官的女儿,怎好说那么多?你看蒋筠不也是人家不点到她,她就不开口么?”这么大的姑娘,总是有些难为情的。

nbsp;nbsp;nbsp;nbsp;周四娘子却道:“你若要什么,就只管去争去抢,你才学渊博,有什么必要,非得扮猪吃老虎呢。”

nbsp;nbsp;nbsp;nbsp;有好的,就得展现出来。

nbsp;nbsp;nbsp;nbsp;孙大姑娘却道:“您觉得我好,可我未必真的好啊。其实蒋筠和别的姑娘,也都很通诗书的。”

nbsp;nbsp;nbsp;nbsp;她们孙家也是官宦人家,父亲清流中的清流,然而她遇到的人身份更高,她这个御史的女儿就没有太多的优势了。更何况,孙大姑娘敏锐的发觉,其实不是你有才,人家就青睐你,认为你说话是对的,而是你家里有权有势,大家才更愿意听你说话。

nbsp;nbsp;nbsp;nbsp;周四娘子自觉为女儿打算,所以并不很快定下女儿亲事,甚至她们不嫁,自己大不了给度牒,反正出嫁时,老太太就给过她度牒。

nbsp;nbsp;nbsp;nbsp;可女儿似乎不这么想,她看着刘家女儿的亲事会羡慕,也会羡慕蒋家姐儿定亲……

nbsp;nbsp;nbsp;nbsp;大雪如绵,下人们早早起来铲雪,要把中间的通道铲出来。橘香如今底下除了春纤之外,还有两个粗使妇人,都是庄子上四五十岁的寡妇,娘子巡庄子后,见她们可怜给一口饭吃,便带了回来。

nbsp;nbsp;nbsp;nbsp;当然,也发了话,这两人若是偷奸耍滑,扰乱家里,也必定会赶到庄上的。

nbsp;nbsp;nbsp;nbsp;橘香早已不是曾经的橘香,对这两人恩威并施,她是厨房的管事,那俩人不敢造次,一早上,就把二进院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nbsp;nbsp;nbsp;nbsp;雪扫干净后,各房的丫头仆妇来提饭,风雪太大,主母都让姑娘郎君在房里用饭,不必出来。

nbsp;nbsp;nbsp;nbsp;今日早上很简单,锦娘这边一颗水煮鸡蛋,巴掌大的酸菜馒头,一碗杏仁饮。她们家除了摆宴或者有客人在吃的丰盛些,平日就是真的很少浪费。

nbsp;nbsp;nbsp;nbsp;当然,这是她这般吃,孩子们长身体,会吃的更丰盛一些。

nbsp;nbsp;nbsp;nbsp;吃完早饭,阿盈先过来了,她们主仆多年的习惯,处理事情都是尽快尽早解决。

nbsp;nbsp;nbsp;nbsp;“娘子,今年您选的三位拔尖的仆从我已经给他们送了奖赏过去了。”阿盈道。

nbsp;nbsp;nbsp;nbsp;锦娘笑道:“这就好,冒着这么大的风雪,我也不好让她们都在这里听训,你用红纸写上她们的名字,贴在二进外的墙上就好。”

nbsp;nbsp;nbsp;nbsp;阿盈记下。

nbsp;nbsp;nbsp;nbsp;随即,锦娘道:“今年郎主虽然不回来,但是咱们也得过个好年,老宅那边我就不过去了,你等会儿让罗管事替我去老宅说一声。就说官人不在家,我要守好门户。”

nbsp;nbsp;nbsp;nbsp;长房今年小邬氏坐月子,许氏那日洗三宴之后,脸色也不太好,至于蒋六老爷和郑氏,这两人那边她节礼也是按时送过去了,他们有厚礼收,一般不会说什么的。

nbsp;nbsp;nbsp;nbsp;阿盈点头,她又道:“再有个姓金的荫官,想让您去做全福人,奴婢按照您的吩咐回绝了。”

nbsp;nbsp;nbsp;nbsp;“嗯,今年如此大的暴雪,你看外头越下越大了,我在家里猫冬就好。否则真的因为出门吹风病倒了,到时候医病不知道要多少银钱。”锦娘道。

nbsp;nbsp;nbsp;nbsp;锦娘自从卖出去两幅绣像,又往刘家做了全福人后,自觉已经是远超自己的预期。她已经过了那个不顾风霜雪雨去赚钱的年纪了,现在得先以身体为主。

nbsp;nbsp;nbsp;nbsp;家里几个炭盆烧的旺旺的,家务事处理好后,锦娘等手暖和了,继续做针线,她已经去信到吴县的姚掌柜,让他上京时帮忙带些吴县的青撬纱来,到时候可以在青撬纱上绣绿竿白茉莉,那才是极其好看的。

nbsp;nbsp;nbsp;nbsp;绣了一上午的被面,中午小憩一会儿,看了会书,到下午又绣了一个时辰的观音,累了她就歇息了。

nbsp;nbsp;nbsp;nbsp;曾经她就有那种已经力气使完了,结果还坚持后来,身上小病小痛多,如今自然要多保养。

nbsp;nbsp;nbsp;nbsp;后来还是听人说金家又请了一位全福人,只可惜定亲那日,安置客人的棚子被雪压塌了,那位全福人听闻也是摔了一跤,尾椎骨差点摔断。

nbsp;nbsp;nbsp;nbsp;阿盈不禁佩服锦娘有先见之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