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我一件事。”她whispered。
“你说。”
“别让我的名字也被忘了。可以不提功劳,不说事迹,但至少……让人知道,曾经有个女人,一直等着一个人回来。”
他笑了,眼里有星光坠落:“怎么会忘?你是‘青禾’,是春天本身。只要大地还有绿意,人们就会记得这个名字。”
话音落下,他的身影开始淡去,如同晨雾被阳光穿透。青禾伸出手,却只抓到一片飘落的雪花。她低头看去,那雪花竟凝成一枚微型铜钥,静静躺在掌心。
她握紧它,闭上眼。
***
医院病房内,monitors上的心跳曲线陡然拉直,发出持续不断的长鸣。
医生冲进来抢救,子女跪地痛哭。窗外大雪依旧,整座城市沉浸在静谧之中。
然而就在那一刻,昆明文化广场上的雕塑忽然震颤了一下。小女孩猛地抬头,指着天空喊:“妈妈!星星又在闪了!”
母亲怔住,随即发现手机自动跳出一条推送??全球多地天文台同时记录到异常星象:北极光跨越赤道显现,银河亮度提升三倍,且所有观测设备捕捉到一段重复信号,解码后竟是摩斯密码:
**A-Q-H**
**Q-I-N-G-H-E**
**W-O-Y-A-O-J-I-N-I**
(青禾,我要记得你)
与此同时,网络平台自发涌现海量内容:有人上传老照片配文“这是我外婆讲过的故事”;有音乐人发布一首无名旋律,称“梦里有人教我唱的”;更有学者联名提议将每年今日定为“记忆日”,纪念那位匿名推动文明转型的女性作家。
而最令人震撼的,是一群孩子在广场地上用蜡笔绘制的巨幅壁画。画中是一位白发老人与一位透明男子并肩而立,身后是无数牵手前行的人群。壁画下方写着:
>“她说她等的人没回来。
>可我们知道,他就在这儿。
>在每一段被讲述的记忆里,
>在每一次流泪之后依然选择相信的瞬间里。”
夜深人静时,一名清洁工路过医院外墙,惊讶地发现原本空白的砖面上,不知何时浮现了一行glowing字迹,宛如符咒燃烧后的余痕:
>“此破绽,名为青禾与星河。”
他愣住,掏出手机拍照,却发现镜头无法捕捉这行字。可当他放下手机,用肉眼望去,它依然清晰存在,散发着微弱金光。
他默默掏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一笔一画抄了下来。
***
十年后,昆明新建了一座纪念馆,名为“愿种堂”。馆内无展品,只有一面环形墙,墙上布满触摸屏。每位参观者只需将手掌贴上去,便会听到一段独一无二的声音??或许是某位老兵回忆战场上的兄弟,或许是幸存者讲述灾难中的温情,又或许只是一个普通人对逝去爱人的低语。
馆中央矗立一座雕像,非金非石,材质类似半透明晶体,雕的是一个女子坐在桃树下写作,身旁空位似有人相伴。每逢晴夜,雕像内部会浮现淡淡星光,顺着裂缝蔓延至全身,仿佛某种生命仍在脉动。
研究人员检测发现,这晶体竟含有微量未知元素,放射性极低,却能与人类脑波产生微弱共振。更奇特的是,每当有人在雕像前说出“我记得”,其频率就会发生变化,触发穹顶投影系统,播放一段从未公开过的影像:
画面中,年轻时的青禾站在研究所废墟前,手中握着一枚铜钥。她转身看向镜头,微笑道:
>“如果你看到这段录像,说明你们还记得一些东西。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