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切的核心,仍是那个最初的问题:
>**这个世界,能不能更简单一点?**
某日,混沌深处的微型星辰再次震动。
这一次,它释放出一道纯粹意识流,跨越无数维度,落入归墟界一个小男孩的梦境。
男孩五岁,昨夜刚被母亲带来学堂,因家境贫寒,连树皮书都买不起。他在梦中看见陈斐坐在焦土上,笑着递给他一块泥土。
“捏个你喜欢的样子。”陈斐说。
男孩笨拙地捏了个小人。
“现在,”陈斐问,“你觉得它有没有灵魂?”
“有!”男孩用力点头,“因为我给了它形状!”
陈斐大笑:“好!那你能不能告诉别人,怎么做也能拥有这样的小人?”
男孩想了想,抓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就这样画个圈,再戳两个眼,下面拖一条线当脚……很简单!”
“没错。”陈斐站起身,“记住,重要的不是泥巴有多贵,也不是手艺有多精,而是??你想不想让别人也玩得开心。”
梦醒后,男孩跑到学堂,掏出随身携带的湿泥,分给每个同学,大声宣布:“我会做小人!我教你们!”
没有人嘲笑他。
相反,第二天,全班都带来了泥土、木屑、草茎,创造出千奇百怪的形象。老师顺势开设“创造工坊”,鼓励孩子们用最简单的材料表达内心所想。
不久之后,一件小事引发连锁反应。
一名来自机械界的少年看到这些泥偶,突发灵感,设计出“基础动作模块化傀儡”,仅用三个关节和一组弹簧,就能模拟行走、挥手、点头。此技迅速应用于残障修士辅助装置,被誉为“极简之光”。
而那位五岁男孩,长大后成为著名思想传播者,一生致力于将复杂理念转化为儿童也能理解的游戏与故事。他在自传中写道:
>“我不记得陈斐长什么样,但我记得他教会我的第一件事:分享,是最简单的简化。”
千年流转,风云再变。
当诸天文明终于学会用“问题”而非“答案”来衡量进步时,那颗微型星辰缓缓闭合光芒,悄然隐入源点深处。
它完成了使命。
删定之力已扎根亿万心灵,无需守护者。
某年十五夜,归墟界突现奇景:无名碑上,原有三行字迹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两行全新铭文:
>**问即行。**
>**简即道。**
次日清晨,小女孩??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教师??拄杖而来,仰望碑文,久久不语。
身后,一群新生孩童齐声诵读:
>“吸则纳万象,呼则归一心。”
>“听则知本心,观则明万象。”
>“我不懂,所以我问。”
>“我想试,所以我做。”
她含笑闭目。
风过梧桐,叶落如雨。
远处学堂内,一名幼童正用炭笔在草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人生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一定要按别人的方法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