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名教官因为平时要和凌一接触很多,对外一直以长工身份出入凌一家,通过地道前往军营,故村里人对她们眼熟,并未好奇她们的存在。
“乡亲们。”凌一的声音洪亮震耳,一听便知道是练家子,她这一声,直接让交头接耳的那些人把目光投向她。
“小花呀,你这是叫我们干啥来了,是不是要发救济粮了?”
凌一发救济粮虽然只给自家工人和学生家庭,但她手底下人多,这些家庭占据了村里一部分,这部分人都靠她的救济粮活,对她十分尊敬。
凌一点头又摇头:“我家粮仓还有很多粮食,我不想一次性全部发放给大家,干旱会持续多久没人知道,大家只要饿不死,能省着点吃撑久一点是一点。”
“但是可惜,有人知道了我有存粮,并且也知道我在救济大家,他想要抢占我们整个村子的粮食。”
此言一出,众人稳不住了,七嘴八舌讲起来。
“什么?谁这么大胆,真当我们全安村人是死的不成?”
“我看就是程氏那群人吧,她们早先不也来抢过小花家的财产吗?”
“哎哟,小花,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是谁,光天化日之下胆敢抢劫,她们就不怕我们报官呐!”
……
凌一扫视了一圈,发现人群中姗姗来迟的几位地主,包括王老爷一家子,此时正懒洋洋地坐在长工搬来的椅子上,她们并不是很在意凌一家会不会被抢,她们只是碍于同姓族人王德粮的动员才给面子来的。
“我得到县里镖局的消息,龙虎山内部曾放话,要在几日之内扫荡全安村,将全安村所有粮食一网打尽,将所有女人掳走,男人老人小孩全部杀了灭口。”
全场静默,随即爆发出无数叫骂声。
但同时,也有人质疑道:“你在这儿危言耸听呢,龙虎山好好的商队不劫,来劫我们这个小村子做什么?”
凌一虽没有十成把握,但她从来不心虚,就算撒谎,她骗了这些人,事后这些人找她麻烦又怎么样,反正那都是活下来之后的事了。
凌一淡淡地瞥了一眼那人,是王氏的一个小地主,家中两百多亩田地。
“我有没有危言耸听,你们听我细细道来便知。”
“我敢在县里开镖局,运送了多少单生意,至今没有损失任何一单货物或人,你以为,我若是没有内应,如何能屡次从山贼手下逃脱?”
凌一哪有内应,她只不过是凭借从死去的五当家嘴里撬出来的关于龙虎山的情报,以及几位当家的性格和作风,以此来判断他们每次行动的路线及人数,再加上龙虎山在她这里栽了几次,有意避开她,故双方相安无事。
但外人哪知道,听她这么一说,还真给唬住了,纷纷露出惊恐神色。
凌一深吸一口气:“山贼杀人不眨眼,想必大家已经有所耳闻,除了我们潜龙镖局,就算是金龙镖局也在他们手底下吃过亏,最惨的商队无一人生还。”
“咱们村青壮年只占一半不到,山贼想要吃下整个全安村,恐怕得派至少两三百人来,试问,一百人的山贼我们都不见得能扛住,三百名山贼,谁能幸免?”
这时,包括王老爷在内的地主们才慌了。
“并且,你们不知道吗,程氏族人全部从村里撤离,说是祭祖,但县里的人回信却说程氏族村并无祭祖事宜,除咱们村的程氏族人,都没有被召回,这说明什么,说明,程氏族人中有人和山贼有牵连,故她们才能提前知道山贼行动,并且在此之前撤离,以保全族人。”
王老爷本来还在喝茶,此时气得一拍椅子把手:“我就知道那个老不死的没安好心!他祭祖个屁,我就说不对劲,程氏祭祖哪是这几天,分明就是她们程氏和山贼勾结,想害死我们!”
王氏和程氏有恩怨是长久以来积累的,最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亲近之人,也可能是敌人。王老爷其实早觉得祭祖不对劲,他和程氏一族在全安村扎根多久了,这才什么时间就祭祖,太不对劲了,现在经凌一一说,他总算是明白了。
凌一见众人已经信了,说出了她的目的:“眼下撤离全村是来不及了,我们不知道山贼从哪边来,撤离途中若是遇到山贼,我们不熟悉地形,更容易被山贼冲散。报官我已经让我家人去了,但孟县令不在江源县,县丞和主簿能否做主不可知,眼下,我们全安村人只能靠自己。”
几位地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交流过后,明白了凌一把她们聚集来的目的。
果然,紧接着就听凌一说:“在场诸位,只有我作为潜龙镖局的镖头,和龙虎山山贼交过手,我知道他们的武功路数,也知道该如何安排、指挥人手反抗山贼。”
“这是我们全村人团结一致的时候,山贼们一旦开了杀戒,便不可能只攻击我们一个村子,若是我们这一战能赢,从山贼手底下缴获诸多武器,日后我们便能凭借这些武器,在饥荒动荡年代,守护住村里大家的粮食,我个人的粮食也能拿出来救济大家,共同度过难关。”
王老爷暗道不妙,总觉得凌一的话有哪里不对*劲。
第260章部署
王老爷发觉不对劲已经迟了,因为凌一紧接着就说:“但是乡亲们,我们之中有太多老人和孩子,力量无法集中,我建议,大家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
“普通人家里本就没多少粮食,那就每家每户有力气的都出点力,听我家镖师指挥,至于几位地主老爷,家中有粮有人,二者出一即可。”
说着,凌一定睛看向王老爷几人,这个时代真正掌握权力和金钱的其实就是各地方的大地主们,不管是前朝还是男主上位之后的大燕,所颁行的一切政策都是为了这些地主们服务,皇亲贵族和官僚也不过是更高级别的地主罢了。
王老爷等地主掌管的长工占据了村里的大部分劳动力,剩下的部分劳动力少有自己的田地,也不过是他们家的佃农。所谓佃农,就是租地主的地,自己耕种,给地主上交粮租,粮租不见得就比粮税低,甚至在特殊时期,粮租比粮税更高。
比如此时,干旱导致土地长不出粮食,贫农和部分富农都无法通过耕种生存,她们就会把干旱开裂的土地卖出去换粮食。
如今全安村和江源县的其他村子,大部分农民的土地都卖出去了,凌一吃下了不少地,王老爷等人也是。她有许多存粮,地主们同样如此。
王老爷等人手里的粮食加起来其实都没有凌一的多,只因为她的地收成极好,储存方法高效多样,还有很大一部分通过地道运到了军营,储粮不管是在饥荒还是战时都是非常必要的事,更何况,穿越者如今给凌一打工,干旱这种人为无法干预的事,剧情里早就写好了,有穿越者的提醒,凌一更是早早地开始储粮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