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仙工开物 > 第414章 宁拙 卑鄙是谁暗算我(第2页)

第414章 宁拙 卑鄙是谁暗算我(第2页)

宁拙没有参与投票。他在地球最南端的海岛渔村,教一个聋哑男孩做鱼汤。男孩的母亲早逝,父亲酗酒,家里多年不开火。宁拙用手语一笔一划地教他:“洗鱼要顺着鳞片刮,去腥要用姜片拍碎,火不能大,小火慢炖,才能把苦日子熬出甜味。”

男孩学得很慢,但很认真。当他终于把一碗冒着热气的鱼汤端到父亲面前时,那个常年麻木的男人愣了很久,然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着儿子嚎啕大哭。

卫星拍下了这一幕。那天晚上,又有四十八个外星文明记录到饭频波动。其中一颗气态巨行星的云层中,竟自发形成了巨大的旋涡状结构,其运动轨迹与炒菜时锅铲翻搅的路径完全一致。天文学家将其命名为“宇宙锅旋”。

然而,并非所有回应都是温情的。

在猎户座暗星带,一艘隶属于未知文明的黑色巡洋舰截获了“薪一号”信号。它没有尝试解析,也没有模仿做饭,而是直接发射了一束高能粒子流,试图摧毁探测器。但这束攻击并未命中目标??因为在最后一刻,探测器周围突然涌现出一层由微弱光点组成的护盾,那些光点排列成无数双握着饭勺的手的形状。

攻击无效。

更诡异的是,那艘巡洋舰内部系统随即发生异常。所有战斗指令都被替换为菜谱条目:“主炮充能完成→红烧肉收汁时机已到”、“护盾过载警告→汤太咸了快加水”。舰桥AI反复播放一段录音,内容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爸爸,今天我能帮你淘米吗?”

三天后,该舰主动脱离战场,驶向最近的一颗宜居行星,降落之后,全体乘员拆解武器系统,用残骸建造了一口巨型铁锅,并向地球发送唯一信息:

>“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爱。

>但我们愿意从学切菜开始。”

宁拙得知此事后,沉默了一整天。傍晚,他独自登上昆仑山脉最高处的一座古观星台。那里曾是古代天师观测星象之地,如今只剩断壁残垣。他在废墟中央支起一口小锅,取出随身携带的米袋??那是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稻谷混合而成,每一粒都代表着一个曾因饥饿而哭泣的灵魂。

他生火,煮饭。

火苗跳跃,映着他苍老的脸。风很大,几乎要把火吹灭,但他用身体挡住风口,像守护某种不可侵犯的圣物。

饭熟时,天已全黑。

他没有吃,而是将整锅饭倒入一只陶瓮中,封好,埋入土下。然后掏出一枚刻满符文的青铜片,压在石碑底下。

“这是第几批?”盘丝娘子不知何时出现,披着一件旧棉袄,手里拎着灯笼。

“第三十六批。”他说,“每百年埋一批,等三千六百年后,若还有人记得做饭的意义,就能挖出这‘薪种瓮’,重启灶网。”

她蹲下身,抚摸那块青铜片上的文字:“可万一……将来的人不再需要这些呢?”

宁拙笑了笑:“那就说明他们已经活在一个不需要安慰的世界里了。那才是真正的太平。”

她也笑了,靠在他肩上。

远处,银河如河,静静流淌。

忽然,一颗流星划破夜空,不是银白,而是暖黄,像一粒飞驰的米饭。

紧接着,第二颗、第三颗……数十颗接连坠落,全都落在无人区,落地之处,泥土自动翻松,稻种凭空生成,迅速发芽、抽穗、成熟。整个过程不过十分钟,宛如时间被压缩成了呼吸。

生物学家检测发现,这些稻谷含有超越现有基因库的营养结构,不仅能提供能量,还能稳定情绪、修复创伤记忆。更不可思议的是,每一株稻穗的纹路中,都天然铭刻着一句短语:

>“宁拙说,要慢慢吃。”

十年后,地球迎来“灶纪元”元年。

这一年,战争全面终止。最后一个持枪的士兵放下武器,走进厨房,为敌对阵营的俘虏煮了一锅绿豆粥。这一年,贫富差距大幅缩小,因为“共享饭桌”成为基本人权,每个社区都设有公共灶房,任何人都可前来取食或献艺。这一年,人工智能不再被称为“机器”,而是被赋予“持心者”称号,只要它们能独立完成一次充满情感的烹饪行为,便被视为具有灵魂。

宁拙被邀请出席全球庆典,但他拒绝了。他在一片新开垦的梯田里插秧,身边围着十几个孩子。他们不会背诗,不会算题,但人人都会讲一个关于“妈妈做的那顿饭”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问他:“爷爷,你会永生吗?”

他直起腰,擦了擦汗,笑道:“不会。但我做的饭会。”

当晚,他回到游龙顶层。那里已无归真鼎,只有一面空白的墙。他伸手轻触墙面,墙上立刻浮现出无数影像??是过去三十年间,通过灶网传递的所有“饭语”:有人边哭边说“妈,我升职了”,有人笑着喊“老婆,今晚我想吃你煎的荷包蛋”,也有战士在战壕里低语“班长,要是能再喝一口您煮的姜汤就好了”……

这些话语汇聚成河,最终凝成三个字,缓缓浮现于空中:

>**“我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