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既有温暖,也有对他老人家身体的担忧。
他知道老师这是替他担心,说不定好几天都没睡个好觉了。
“您老就放心吧,肯定没事的,我自己写的作品我能不清楚吗?一些敏感的情节我压根就没写,做了柔和化处理,要不然您觉得程路进了审讯室,会因为没有证据而无罪释放吗?
他们这些批评家只能扣着某些字眼和情节,放大式的批判,放在如今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盛行的时代,芳华虽然直指集体主义的潜在压迫,但其实没有什么大碍。”
程开颜看向老师,温声宽慰起来。
“嗯……”
叶圣陶沉思一二,觉得也是这个理。
况且上个月才给程开颜颁发了战地文艺先锋的称号,另外还有采风工作组与自己撑腰。
这点批评之语,其实并不算什么。
叶圣陶失笑一声,叹息道:“说的也是,倒是老师经历过那个特殊的时期,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您这不也是关心则乱吗?我知道您是担心我,只不过像您这个年纪,好好休养生息,颐养天年就是了,等再过几年您就等着含饴弄孙吧。”
程开颜起身给老师重新添上热茶,端到老人家身边笑着说道。
“哈哈……还含饴弄孙呢?重孙还差不多。”
叶圣陶老先生心中轻松不少,笑着的打趣道。
他其实是将程开颜看做孙子一样的。
“行,您等着。”
程开颜也笑了起来。
“你跟莉丫头的动作放快点,老头子我都八十多了……再过几年,说不定……”
老先生说着说着,声音低沉下来。
程开颜闻言心头一黯,勉强笑着说:“知道了,您就等着吧。”
虽然还没达到年龄,但也确实该提上日程。
与此同时。
北京城,总政治部大楼。
一场关于采风征文大赛与《芳华》的讨论会议正在召开。
“嗯,从三位的解释来看,《芳华》这部作品并不涉及根本性的问题,组织原则上不对《芳华》及程开颜同志进行处理,不过关于这些负面舆论,三位必须要尽快解决。”
会议上,副部长江云霞眼神平静的看向刘白玉,魏巍,徐怀中三人。
“江部长亲放心,我们会处理好的。”
魏巍老先生面色冷静的点头,这种情况,其实他早在看完这部作品时,就有过猜测。
而且刊登这部作品,三人都持赞同意见。
会议结束后。
三人共同署名的一篇评论文章,刊登在《文艺报》上:“《芳华》并未否定部队整体的崇高性,而是通过个体命运的偶然性悲剧,揭示集体无意识对个体的压迫和异化,这是文学对社会的合理批判。
不是解构,而是重构英雄主义,主人公程路的遭遇恰恰证明,真正的英雄主义不在于完美人设,而在于破碎后仍坚持理想和光荣的韧性。
他的平凡普通与坚持,证明英雄不是完人,而是在泥泞中坚守良知的普通人……”
三位军旅名家的评论文章一出,将多日以来的阴霾扫平。
同时《解放军报》也刊登了一则消息,南疆领导亲自购置《军旅采风作家专号》,号召全军阅读学习。
一时间,整个文学界平静都下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