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九百五十八章 周王入京(第2页)

第九百五十八章 周王入京(第2页)

数日后,第一批反击来临。

一名曾为冯保心腹的户部主事暴毙家中,死状诡异:七窍流血,皮肤浮现赤色莲花纹路,状似传说中的“莲疫”。官府封锁消息,宣称其饮酒过度致亡。然而当晚,京城十余处城墙突然出现血书标语:

>“铁莲将倾,赤焰重燃。

>贪者自焚,伪善者亡。”

恐慌迅速蔓延。冯保震怒,下令锦衣卫全城搜捕“妖言惑众之徒”,并加强宫禁防卫。他在乾清宫密召亲信,咬牙切齿:“十年了!那个女人明明该死在雪峰之上,为何阴魂不散?!”

无人应答。

唯有贴身太监听完命令后悄然退下,连夜出城,将消息送往城外一座荒庙。庙中,朱莲静坐于蒲团之上,白衣如雪,手中捧着那枚黑色玉蝉。听完密报,她轻轻吹熄油灯,低语:“姐姐,你果然没有停下。”

她起身推开庙门,外面站着数十名女子,皆来自赤莲书院各地分院。她们中有医者、讼师、织工、农妇,此刻却统一佩带短匕,臂缠红巾。

“老师说,当黑暗再度笼罩,灯火必须亮起。”一名年轻女子上前禀报,“我们已在顺天府、保定、真定三地布下眼线,随时可发动舆论。”

朱莲点头:“不必杀一人,但要让天下人都看清他的嘴脸。发布《铁莲录》,用事实击碎谎言。同时联络东厂中尚有良知的宦官,让他们把冯保私通倭商的证据交予御史。”

“可万一失败……”

“那就让更多人记住这个名字。”朱莲目光坚定,“记住是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哪怕我们都死了,也会有人继承这份勇气。”

一场无声之战,在京城内外悄然展开。

一个月内,《铁莲录》手抄本如野火般蔓延。街头说书人编成评话,酒楼歌女谱成曲子,连宫中宫女也在私下传唱:“三十万两白银落谁家?西山底下埋白骨花。”民间怨气积聚,士林清议沸腾,终于逼得张居正不得不亲自督办此案。

四月初八,暴雨倾盆。刑部大堂开审西山案,十三名工匠当庭控诉,证据确凿。冯保派去灭口的杀手半途被捕,供出幕后主使。更令人震惊的是,一名原属东厂的太监出首作证,呈上冯保与萨摩藩使者往来书信,以及藏匿兵器的地图。

铁证如山。

三日后,冯保被革职下狱,抄家时掘出黄金八千两、白银十二万两,另有田契三百余张,遍及南北七省。其党羽牵连百余人,或贬或斩,朝野为之震荡。

消息传到泰山脚下一个小村,沈兰舟正坐在村塾里教孩子们念《论语》。她听到门外欢呼声,只淡淡一笑,继续执笔写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有学生问:“先生,听说大奸臣伏法了,是不是您做的?”

她摇头:“是十三位工匠说的真话,是上百个普通人传的信,是十三位御史敢上的奏章。我只是……帮他们找到了开口的机会。”

夜深人静,她独自登上村后小山,取出赤莲晶体,贴于眉心。记忆流转间,她看见沈兰漪临终前的笑容,看见朱莲在书院讲学的身影,也看见无数曾被她救下的人如今挺直脊梁活着的模样。

“你说我该隐去。”她轻声道,“可只要还有人不敢说话,我就不能真正消失。”

她将晶体收起,打开《新罪录》最后一页,添上一笔:

>“万历三年夏,冯保伏诛。非因剑利,实因民醒。此例一开,后患可期。然权欲之根未除,须防新莲生毒。”

合上册子,她望向北方星空。北斗第七星依旧明亮,像是永不熄灭的守望。

次日清晨,村中发现她留下的包袱??几件旧衣、一本《律令详解》、一包草药,还有一张字条:

>“学堂已立,薪火相传。我去远方,仍有未竟之事。”

村民们四处寻找,却再也寻不到她的踪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