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为民摆摆手,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主任,您过誉了!我们能这么快取得突破,最大的功劳还是厂长提供的计算机啊!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帮助,我们用算盘计算,光是这一步就至少要耗上一年半载!”
林雪前闻言,脸上的笑意更加深刻。
他点点头,目光却瞬间变得凌厉起来。
“不过,余为民,我们现在没有时间庆祝。克罗恩战场的局势越来越紧张,谁也不知道沃克帝国会不会疯狂到直接投放核弹。”
他语气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我们必须立刻进入下一阶段!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完成核弹研发!”
整个房间的气氛因为林雪前的一番话而陡然紧张起来。
余为民挺直了背脊,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是,主任!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窗外,雪依旧在静静地飘落。青金滩的灯火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
在这一片冰天雪地的土地上,一场属于科学与毅力的战斗正悄然展开。
……
从计算机和工业母机在龙国这片土地上普及的那一刻起,一场史无前例的科技革命便如滔滔洪流般猛烈爆发。
这场革命,不仅席卷了科研院所和军工厂,更影响了各地的高校和民用工业领域。
无数的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标志着龙国迈向工业现代化的崭新阶段。
在龙国西北的火箭研究院里,于兴昌老先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手里紧握着一份最新的计算报告。
这是一份从徐阳厂长的计算机中输出的数据,标志着地对空导弹“红旗一号”研发的重大突破。
“这数据太精准了!”
于兴昌忍不住感慨,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他带着报告,快步走进联合实验室,看着那些年轻的研究员们争分夺秒地验证数据,测试模型。
在计算机的帮助下,红旗一号的研发大幅缩短了时间。
原本需要人工计算数月的飞行弹道、燃料消耗比、目标锁定算法,现在只需要数小时即可完成。
模拟飞行试验一次次成功,导弹的拦截精度被优化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于老,第一阶段的测试数据出来了!”
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满脸兴奋地跑过来,将报告递给他。
于兴昌接过数据,手微微颤抖,他知道,这标志着红旗一号进入了实战化的最后阶段。
看着年轻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不禁感慨道:“是计算机让我们突破了极限,但最终完成这伟业的,是你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和热血!”
与此同时,在阿勒锦工业大学的钱苍院长的实验车间里,一辆全新设计的轿车静静地停在中央。
车身线条简洁有力,漆面在灯光下闪着亮光。
这是龙国第一辆国产轿车,它象征着龙国工业迈出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