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菱儿走了过来:“郑驿丞,我们小姐传你上去说话。”
郑驿丞连忙放下手中的粥碗,下一瞬那碗便被别人抢走了。他顾不上许多,把手放在衣襟上擦了擦,随着菱儿走进了楼上的客房。
那客房里充盈着淡淡的馨香,郑驿丞垂首不敢乱看,余光却能瞥见床边挂起来的浅鸢色绡帐。
徐姑娘一看就是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可是慈悲也是真慈悲。
郑驿丞低着头,心中对这个比自己小几十岁的少女充满了敬畏。
徐复祯请郑驿丞坐下来说话。
她站在窗台边上,俯视着后院里热闹的景象,眉心却微微蹙着:“郑驿丞,你如实答我,歧州的饥荒有多严重,真的有十几万百姓吃不上饭吗?”
郑驿丞抬眸飞快地看了一眼徐复祯。
面前的少女体态纤妍婀娜,却不像扶风的弱柳,反而像一管迎风的修竹。
信兵报出来的名号是长兴侯府的徐姑娘,他虽不知道长兴侯府是多大官,可是能调用一队兵卫护送,又能搞到这么多粮食……
该不会是朝廷注意到了这里的灾情,特意派这位徐姑娘下来视察的吧?
这样一想,郑驿丞不敢安坐答话,连忙站起身来,垂手肃立答道:“回徐小姐的话。今年的旱灾影响最大的是歧舒交界的几个县,那些农户没有收成,税官收走了他们的田屋,流民就多了起来。
“没想到今年这么早下大雪,旱灾雪灾加起来便有了灾民。可是论起来,今年不算大灾。若是有几十万灾民,那些官老爷就慌了,得赶紧上奏朝廷赈灾。
“可是两个州加起来十几万灾民,他们就责成下头的县令按着,起不了乱子,还能从这些可怜人身上盘剥一笔银子。
“若是县城里头的,还能每天到县衙讨口热汤吊着。像这些没了屋子流落郊外的,能不能活下来只能看造化了。”
说完,郑驿丞又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两个州府的知州和通判身为父母官,却任由自己辖下的百姓饿死冻毙。徐复祯暗暗攥紧拳头,可惜她也奈何不了那些人。
徐复祯问郑驿丞:“我带了九十多石粮食,可以帮这些人撑过这个腊月吗?”
“可以,可以!”郑驿丞激动得连连点头,“若是今日驿站里这些人自然是没问题的。不过,我们这里有粮,方圆数十里的灾民肯定会聚集过来。小的怕人多了到时引起骚乱。”
徐复祯叹道:“安得广厦千万间……郑驿丞,你能不能找几个有能力的百姓帮你控场,每天给过来的灾民吃一点稀粥,能熬过这个腊月就好。他们吃不饱,应该也没有力气闹事。”
郑驿丞点点头道:“这个倒不是大问题。”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继续说道:“小的是怕传到了县老爷耳朵里,会派人过来找麻烦。”
“县老爷?”徐复祯从没考虑过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她不以为意地说道:“这个我来摆平就行了。”
郑驿丞听她语气轻描淡写,似乎根本没把县老爷放在眼里,不由有些试探地问道:“敢问徐小姐是侯府派来的还是……”
徐复祯看了他一眼,淡声道:“文康公主。”
公……主?那不就是皇上的女儿?
郑驿丞激动地扑通一声跪下来:“那皇上是不是也知道我们这儿遭了灾?”
皇上现在还在京城因为蜀中铁器案焦头烂额呢!徐复祯不忍打破他的幻想,朝他摆摆手道:“郑驿丞还是快下去吧,别让下面出了乱子。”
郑驿丞忙不迭地退下了。
房门一关,锦英便着急地说道:“小姐!这些粮食可是你辛辛苦苦筹来的,凭什么把好名声让给了文康公主?”
徐复祯反问她:“我在这里施粥,为的是什么?”
菱儿抢答:“为了让那些灾民熬过这个冬天!”
锦英不服:“可是……那也是小姐的功德啊!”
“方才郑驿丞说了,我们在这里施粥,反而会得罪当地的官员。所以我要借着文康公主的名号压住他们。”徐复祯微微一笑,“这样,百姓得了粮食,我达成了目的,文康公主得了名声。三赢的局面,难道不好吗?”
话虽如此,其实她心中亦是无奈:如果她说话管用,又何必狐假虎威呢!
徐复祯一行在驿站盘桓了数日,每日到驿站领粥的灾民已达千众。不过他们一日只能喝一碗粥,兼之有兵卫镇守,并未出过乱子。
郑驿丞口中的“县老爷”也并未派人过来找麻烦。
徐复祯觉得只怕是郑驿丞草木皆兵罢了。有人在辖内救
济灾民,那县令感激还来不及吧,怎么会找麻烦呢?
如今情势稳定,郑驿丞的人也能控制局面,她也是时候该启程动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