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玄和谢以观的棋局就此打住。
谢以观笑着将棋子收拾起来,偏偏落了一颗黑子在崔玄的脚边,崔玄往旁边挪了一下,把位置腾出来,给谢以观收拾。
谢以观:“……”
崔玄看了一眼那枚被谢以观捡起来的棋子,他自是懂谢以观的暗示,他们的陛下果敢、决断、圣明,含笑的桃花眼似是有无限深情,以至于总叫人忘了她的无情。
钱塘刺史之事,是告诉世人安全司的厉害,也是告诉他们,谁也无法拿过往的功劳要挟她,若是不能为她所用,她便会弃。
其实苏彧早就大方告诉过他,他于她有用,她愿意用他,他是她的棋子,也是同在一个棋局之中,她是他的将,他是她的相。
崔玄冷笑了一声,谢以观这人可不安好心,找他下围棋更是不安好心。“日后谢阁老不要再寻我下围棋了,如今我只下象棋。”
姚非名瞅了两人一眼,呵呵两声:“积压的案卷还有很多,两位阁老要真的很闲,就算春休不休,日日来批阅,也是管够的。”
第197章
除夕当日,苏彧照例起了个大早,不过她今年倒是舍得花钱,跑到京郊的丽山祭拜天地,而不是像往年,就在太庙的门前拜天拜地。
虽然丽山不算什么名山大川,但是皇帝突然真跑山上祭拜天地,群臣们颇有些不习惯,尤其是都习惯了除夕不爬山,骤然穿着官服爬山都觉得劳心累身。
爬到山顶时,个个都气喘吁吁。
好在皇帝也不比他们好到哪里,想来今年突然心血来潮爬过山之后,来年就不会再有这一出了。
苏彧比那些个官员还喘一点,没有办法,谁叫皇帝的冕服太沉重,她头上还顶着十来斤的冕旒,冕旒上的珠子在那里一晃一晃的。
就这样,她都能爬到山顶,苏彧都想鼓掌夸赞自己了。
“陛下,祭拜仪式即将开始,请陛下移步至祭坛前。”元燃换了一身正经的内侍衣袍,请苏彧上祭坛。
苏彧走上祭坛,亲自点燃祭祀的火堆。
烈焰腾跃,在寒冽中弥漫开白烟。
火光照映在苏彧的脸上,仿若是这冷冬里的一轮暖阳。
她上前一步,脚尖稍稍移动了一下,火焰突然窜高,尉迟佑没做多想,一个飞跃而上,拔刀护在了苏彧的前面。
火焰落下,一块玉圭从中蹦了出来。
有大臣激动地喊起来:“这是天降祥瑞!吾皇万岁万万岁!”
其他大臣也跟着跪在地上,齐声呼喊:“天降祥瑞,吾皇万岁万万岁!”
“阿佑,退下吧。”苏彧命尉迟佑退下,她亲自走上前,捡起那块玉圭。
精美的玉圭上还刻着八个大字。
苏彧漫不经心地念出来:“天女降世,帝业永昌。”
跪在地上的大臣们都听到了这八个字,他们低着头,转动眼眸,思索着该如何解释这八个字一般。
“继续祭拜之礼。”苏彧将玉圭交给元燃,让他收起来,似乎这一块天降的玉圭对于她来说丝毫没有影响一般。
群臣想,皇帝大约是真的有钱了,天降那么大一块玉石她都不在意,年宴之上更是每位官员都赏赐了今年江南新产的绢帛。
年宴散后,大大小小的官员从宫里出来,走向各自的马车。
姚非名喝得有几分醉,晃晃悠悠地走上他的马车。
“姚阁老——姚阁老——”
他尚未上车,却被几个人叫住。
姚非名转过身,一本正经地问:“几位有何事?”
“我们听说安全司的人将钱塘林刺史押进京来了,这事是真的吗?”几个官员急急地向姚非名求证,他们刚刚才得到消息,也终于注意到,大启如今最出名的酷吏程赫元在祭天拜地之后就不见了踪影。
姚非名没有否认,只说:“除夕就不说这些公事了,各位早些回去同家人团聚吧。”
官员们在消息得到证实之后,满脸茫然,明明在半个月之前,皇帝才刚刚将钱塘刺史调到太原做府尹,怎么又突然把钱塘刺史给抓了?
而且从京城去钱塘,寻常人骑马也得十来天吧,安全司半个月就在京城和钱塘之间一个来回,还抓了个地方大官,这效率叫人不寒而栗。
姚非名十分实诚地安慰:“半个月前林刺史拒绝前往太原,陛下也就是请他来京问话叙旧而已,并不影响你们春休,雪夜路难行,都趁早回去吧。”
天在下雪,且越下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