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从张爱红那里选了好些书,书多到买了之后装袋,她跟四爷两个人蹬着板车给拉回来。
这玩意沉,得运回来特别费劲。两人没往家属院拉,直接拉到胡同这边。车子可以蹬到院子里。
碰上熟人,问说:“这拉的啥呀?”
“没有引火的干柴了,从别处买的。”
人家就觉得合理,便不再问了。东西一进院子,哥几个帮忙,直接先给扔到菜窖里,老爷子得空了给规整规整,别叫太露面。
在张爱红那边,没瞒着张爱红,但是对其他工作人员,四爷拿的是单位的介绍信,理由是填充工人活动中心。
公对公,谁也不多问。仓库里的旧书,受潮,虫蛀,好些都不成个样子,折价卖出去好过卖废品。
才把书卸下,杜大夫送小五回来,没进门,先走了。
两人觉得成,年前就准备结婚。原本,家里是给小五留了住的屋子,婚后也可以住家里。但是找了个杜大夫之后,人家不可能在金家住。
这一家是祖传的手艺,在京城不尽有私宅,还有铺子的。他家得跌打损伤医馆改成公私合营的药店了,他们家是拿分红的。而他们家得人基本都在医院任职。
可以说是,真的很富有的人家。
宅子是私宅,住三代人,他们有个跨院可以住。两边见了个面,彼此印象还都不错,婚事订到年前。
刘千山她弟弟刘平山亲自上门,刘家父母只有一定限度的自由,门口还有站岗的,不能亲自来。但是他来了,带了大收音机、毛毯、电褥子,最后一件竟然是电视。
这个礼可太厚了!
刘千山说婆婆:“收着吧!给小五都陪嫁过去。这是我爸我妈的心意。他们说家里有老人,他们没能上门,已经失礼了!”
“不敢当!不敢当。”
但哪怕人没上门,也显的心意拳拳。
这么厚重的嫁妆添进去,便是杜家有甚可说的?金家看重杜家的手艺,杜家人丁不兴盛了,看重金家得成分,以及家里人丁旺,相处和睦,真有事了,有人能帮衬杜家。
各有看中,要是再这么厚重的嫁女,那真是锦上添花。
刘平山珍重感谢四爷和桐桐,“为了我的事,四嫂亲自去医院……”还劳烦人家娘家,听姐姐说,人家娘家的姐姐也是帮了忙了。
被连累了,人家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还想着给咱解决问题。
他带了整箱整箱作画用的东西,又给四爷带了一个批条,是一辆吉普车的批条,“四哥,别的帮不上,您把这个收了。”
四爷看老三:这可有点大手笔了。
老三点头,只管收,这东西没我岳父点头,也办不下来。
“行!”四爷就接了,他也说刘平山,“以后有事,你随时打电话。”
这次见面时匆忙的,小五的婚事物质上丰厚,但办的很简单。因为七六年,真的不是一个很顺遂的年份。
伟人的相继离世,上天如同蒙上了一层阴霾。
而京城也因为一场场丧事,掀起一场场风云。在这样的气氛下,团里的表演几乎取消了,天地同悲,谁能例外。
从寒冬腊月,到春寒料峭,这一层阴霾始终挥之不去!等天稍微和暖,一场雨接着一场雨,连绵而下。
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到了夏日。
四爷去T山更加频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