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炮灰的人生2(快穿) > 2453杀猪娘子 二十(第2页)

2453杀猪娘子 二十(第2页)

就在那一刻,藏书阁顶层的钟轻轻响了一下。没人敲,也没风吹,但它确实响了。紧接着,整座书院的所有书籍??无论新旧、无论是否完成??同时微微震动,仿佛有生命在其中苏醒。

有人说,那是昭言的心火最后一次跃动。

而此时,东海渔村的孩子已经能完整背诵爷爷教他的那段话:“若神不爱人,何必拜之?若法不护弱,何须守之?若命不由己,何谈为人?”

他今年八岁,每天清晨都会爬上礁石,对着大海大声朗诵。渔民们起初笑他傻,后来渐渐有人跟着念,再后来,整个村子的孩子都在学堂里学这一句。

老渔夫病逝前最后一句话是:“我把这个故事传给你了,现在轮到你把它变得更真。”

孩子含泪点头。

十年之后,他成为第一位由平民推选的地方议政使。他在任上废除了三项苛税,建立第一所面向贫家子弟的义学,并在城中心立起一座铜像??不是帝王将相,而是一个赤脚蹲在地上写字的少年。

底座刻着一行小字:“他曾问,为什么。”

又三十年,九州已无“忆盟”之名,却处处是忆盟之人。朝廷设立了“疑律司”,专司审查法律是否合乎民心;民间兴起“辩社”,每逢月圆之夜,百姓齐聚广场,就国策民生展开辩论;甚至连宫中太子启蒙读物,也不再是《圣训录》,而是《百思问》??一本汇集古今质疑之声的汇编。

某年大旱,皇帝亲赴祭坛祈雨,连祷三日未果。正当群臣惶恐之际,一名少女闯入祭场,当众质问:“陛下祭天求雨,可曾派人勘察河道堵塞与否?可曾统计各地储水多少?若不查实情,只求虚礼,岂非以仪式代责任?”

满朝哗然。皇帝却未动怒,反而下令赦免其罪,并命工部即刻彻查水利。

事后有人问少女不怕杀头吗?她笑着说:“怕啊。但我更怕将来我的孩子问我,当年大家都沉默,为什么?”

这句话很快传遍天下,被人写进童谣,唱给一代又一代人听。

而在北境冰原,那片曾崩塌的碑阵遗址上,积雪终于彻底融化。裸露的岩层中,一块残碑缓缓升起,表面浮现出新的文字:

>“此地无人长眠,

>唯有疑问永生。”

每年春天,都会有年轻人来到这里,带上一支笔、一张纸、一碗清水,坐在碑前静坐一日。他们不说话,也不烧香,只是写下心中最大的困惑,然后将纸投入碑侧的火坑。火焰燃起时,总有风打着旋儿掠过,像是在阅读那些尚未解答的问题。

有人说,只要还有人在问“为什么”,这片土地就不会真正寒冷。

某个月夜,一位旅人独坐碑畔,忽见远处雪地上泛起微光。走近一看,竟是无数细小的晶体在黑暗中闪烁,排列成行,宛如文字。他俯身细看,心头猛然一震??那分明是一段《火种录》未曾记载的内容:

>“当你读到这里,说明火还没有灭。

>不要感谢我,不要纪念我,不要把我变成新的神。

>你只需要做一件事:

>回头看看身边的人,问问他们有没有话想说却不敢说。

>然后,替他们发声,或者教会他们发声。

>这就够了。”

他怔立良久,最终掏出随身匕首,在身旁岩石上刻下这四句话。刻完最后一笔,晶体瞬间消散,仿佛从未存在。

但他知道,那不是幻觉。

那是昭言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封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