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九福晋闹和离日常(清穿) > 3040(第40页)

3040(第40页)

“这几日我不在家,你身子可好,孩子乖不乖?”

“都好,乖着呢,我们娘俩除了惦记你,再没什么操心事。”

胤禟笑道“难得福晋跟我说两句暖心话。”

叶菁菁今儿心情好,也不怼他,挽着他胳膊出去。

用饭还需等一会儿,两人坐下喝杯茶,叶菁菁问他:“上午你回来我看你累得很,也没问你,你把账册交上去,皇上怎么说?”

一提到这个胤禟就黑脸:“阿玛护着孔家,说什么别管孔家多烂,有总比没有好。”

“北孔啊。”叶菁菁叹了句:“如果是当初接下衍圣公这个封赏的是南孔就好了。”

“什么,孔家还有一支?”

叶菁菁比胤禟震惊:“你不知道孔家在衢州府还有一支南宗?”

“不知道啊。”

叶菁菁无语,她要开始怀疑历史对康熙教育水平的美化了,她都知道的事情,胤禟怎么不知?

“福晋你快说,南宗怎么回事?如果我背着皇阿玛把山东的孔家人砍了,叫南边的孔家人当这个衍圣公如何?”

“恐怕不行。”

南宗孔家是在宋朝金兵南下时,南渡到浙江衢州府安家,当初南渡的那支是孔家四十八代嫡长孙,正是因为有孔家嫡支在,南宋皇室靠着孔家确定正统,巩固政权。

元朝时,忽必烈请南宗北迁,当时的孔家当家人因为宋亡,出于忠义,给拒了,把爵位让给曲阜,南宗从此势微。

或许,丢掉虚名的孔家才是孔家传人的真本色吧。让爵后,他们融入民间,创办私塾,让平民获得读书的机会,他们崇学重教,真正做到了诗礼传家。

“照你说来,南宗比山东那群孔家人靠谱太多了。”

叶菁菁端起茶杯抿了口:“比起山东那支‘世世修降表,代代衍圣公’的孔家人来说,南宗不仅靠谱,因为恪守忠义这一条,名声比山东孔家好出不知多少。”

“那为何?”

“若是你,你不想用条听话的狗?”

再者,天下文人都认曲阜孔家,离开曲阜,孔家后人就少了那么点意思。

胤禟猛拍大腿:“皇阿玛糊涂啊!”

大清的规矩,秩序,是这样一个没有骨头的孔家来支撑,他们大清是什么?

叶菁菁低下头想,规矩,秩序么,儒家如果能改一改,改得更加务实,不要掌握在某些腐朽的老古董手里,还是行的。

儒家,也该改一改了,再不改,大清就要亡了,洋人的坚船利炮就要打进来了。

夫妻俩正说着话,管家孙全进来:“主子,张大人的贴身小厮来传话,傍晚会过来咱们府上一趟。”

“张廷玉?”

“是。”

“他过来干什么?”

孙全道:“可能是因为陈廷敬陈大人的事。”

孙全把皇上叫陈廷敬大人去办盗卖山东赈灾粮一事说给主子听。

胤禟脸色复杂,皇阿玛这是准备对孔家下手了?还是只敲打敲打孔家?

皇阿玛叫陈廷敬去办,还用陈廷敬侄子带脏了陈廷敬的名声,陈廷敬那个小老头这会儿不会被气死了吧?

“皇阿玛这事儿做得不厚道。”

胤禟对福晋说:“陈廷敬为大清尽心尽力,这一辈子都快要走到头了,皇阿玛这样捅陈廷敬一刀,不合适。”

叶菁菁也觉得康熙这一手有点过分,她反问胤禟:“你想自己办?”

“嗯。我是吏部主理,怎么赖也赖不到陈廷敬头上。陈廷敬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叫他替我背锅,我心里不得劲儿。”

胤禟知道皇阿玛想护着自己,可那些人又不傻,事情是他亲自去山东办的,谁不知道?

“一会儿我进宫跟皇阿玛说。”

“不着急,既然张廷玉要来,你且听一听他的意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