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蹲下来为她脱掉鞋子,正要取美人锤来捶腿,被皇后拦下了:“我略偏一会儿就是,你们都出去吧。”说着却看了宝珠一眼。
宝珠会意,同其余数人一道蹲了礼后,又磨蹭着理好放下来的床帐子,片刻,听见皇后道:“我看你调理秋月调理得不错,往后这些小事儿,尽可放手交给她们去做,不必你亲力亲为。”
宝珠听见这一句,心里设防霎时土崩瓦解,跪倒在皇后床前:“奴婢给凤仪宫惹祸了。”
怎么能叫作惹祸?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求之不得的福气。即便此一时皇帝是为了离间和皇后一条心的人,方才对宝珠诱之以利,可凭宝珠这么个美人胚子,又天生招人疼,将来要得宠也不是难事。
宝珠是什么品性,皇后最清楚不过。皇帝身边有个说得上话的自己人,可谓百利无一害。
只是,她看着宝珠低头忍泪的模样,忽然意识到,这孩子竟始终没往那上头想过。
皇后终究只叹了口气,拉着宝珠站起来,淡然道:“惹祸还远谈不上。只是你往后便好生待在凤仪宫吧,出了这道门,我就未必保得住你了。”
横竖她尽力了,结果如何,就看宝珠自己的命数。
宝珠抑住哽咽,千思万绪都无从开口,仅有一句:“多谢娘娘…”
向晚时分,不止太子妃三人如约而至,太子也来了。
太子独自走在前头,进了明间,率先向皇后行礼问安,笑说:“臣难得回来得早,偏遇上太子妃她们出门,臣一问,听见说母后做东,便跟着过来蹭饭了。”一抬眼,却没寻着宝珠的身影。
皇后恍若不觉,笑着赐了座,又说:“我瞧你近来又瘦得多了,今晚不吃够几海碗,可不许回去。”太子妃她们听了,都跟着笑起来。
主客都齐了,侍膳的宫人便来请众人入席。
正是吃河鲜的时节,前两日太子差人送了一篓鲥鱼来,十来条都养在小厨房的水池里,今儿便做了一道清蒸的上来。此外便是山鸡锅子、挂炉鸭、炙羊腿等肴馔,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皇后晚膳更不吃大荤,不过挟了两口山鸡片,又掰了半个山药牡丹糕,配着小半盏老米汤用了,便不再动筷了,只含笑听着太子他们闲话。
听着听着,却渐渐不是滋味。太子待她,固然极尽孝道,可有关朝堂的,半个字也不会提;日常起居,他自己主意大得很,连太子妃也无从插手;皇后所能嘱咐的,不过寒暖饥饱一类,他又早不是事事要赖旁人照料的幼子了。
至于太子妃三人,个个对太子分明都是敬畏有余,情分不足。
皇后坐了一会儿,略觉得身上有些冷了,杏儿连忙取来一件鹤氅替她披上。
太子见状,便道:“如今昼夜寒凉,母后多多保重。咱们就不久坐了,请母后早些歇息。”
皇后点点头,太子妃三个也跟着站起来,依序行礼告退了。
外头站班的嬷嬷内侍们都忙活起来,打灯笼的、送斗篷的,有条不紊,太子妃和两位太子嫔都被各自的宫人簇拥着,等待太子一道回东宫。
然而定睛一看,太子不知何时已经不见踪影了。
37。三十七桂馥兰馨
宝珠放下刚做好的秋香色桂馥兰馨抹额,揉了揉眼睛,正欲起身去洗漱,听见房门被“笃笃笃”敲了三下。
她只当是杏儿,一面收拾着针线,一面随口道:“门没闩,你自己进来。”
来人像是顿了一瞬,随即才推开门,却是太子。
宝珠大窘,几乎下意识地想把他往外推,好容易忍住了,面带愠色地行了个礼:“殿下。”
太子伸出手,竟拉住她的手,让她站直身子,这才道:“父皇打算纳你为妃。”
纵然从皇后的态度中已然猜得几分,终不及太子这样直截了当的一句话,宝珠只觉天旋地转了一瞬,随即竟骇笑了几声,除此之外再说不出别的。
太子知道的比任何人都早,见她此时如此情态,仍旧心疼得无以复加,只想把她搂在怀中,让她明白有自己在这儿。
宝珠却退后两步,摸索着坐在凳子上,用力地闭上眼,片刻喃喃道:“怪不得、怪不得娘娘让我别出凤仪宫…”
这哪是长久的法子?父皇如今心血来潮,欲与母后针锋相对是一层,看中宝珠的颜色也是一层,决不是躲便能躲过的。
太子俯下身,低声对她道:“你别怕。近来都中有时疫,虽不致命,但宫里头也忌讳得很,我让六尚的人报你染病,先挪出宫去,就好办了。”
宝珠眼睛一亮,而后却黯然摇摇头:“六尚的名册,都是要呈贤妃过目的。”何况她得过一回疟疾、淋过一回暴雨,过后都还是好好的,这裉节儿上报病,不是白送贤妃一个在皇帝跟前添油加醋的机会?
或者,让钦天监推算出二人八字相克——皇帝封个小小妾妃,还不配用上这几同于纳吉的仪礼。八字属相之说,常时兴在妃嫔之间的倾轧上。
太子恨透了这种时刻。他明知道母后过得不好,宝珠过得不好,却永远要再三隐忍,借着种种名目,方能帮衬一二。
隐忍到今天的结果,就是连他倾心的女子都保不住吗?
他在这一瞬下定了决心,需要确认的便只剩下一件事。
他在宝珠身边坐下,温柔地唤了她一声,要她看着自己的眼睛,带着些许不安与期盼,问道:“你愿不愿意,跟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