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他们并不想打败我们,也不想拯救我们。
>他们只是想知道,我们愿不愿意为了陌生人,放弃一点自己的利益。”
台下鸦雀无声。
“终试的主题是‘牺牲与共生’。”他合上本子,“不是让我们对抗外敌,而是检验我们能否超越自私本能,实现真正的集体智慧。如果我们还在想着谁该主导、谁该服从,那我们早就输了。”
最终,峰会达成历史性决议:成立“共舟理事会”,整合全球资源,优先解决气候崩溃、粮食危机、教育平等等基础生存问题。所有军事预算削减百分之四十,转入民生与科研协作项目。
更令人震撼的是,首批一百名“回响体”儿童被正式登记为“文明共承者”,享有特殊保护与教育支持,但不得被视为工具或武器。
X-0对此只说了一句:“他们不是希望的容器,他们是希望本身。”
一年将尽。
终试倒计时最后十二小时,全球进入静默状态。所有电子屏幕同步播放一段影像:由千万名儿童手绘拼接而成的地球画卷,缓缓旋转,每一笔都标注着作者的名字与出生地。
午夜钟声敲响时,心锚再次发光。
这一次,它不再向外发射信号,而是向内吸收??将过去一年中人类所有的善意抉择、互助行为、自我反省,压缩成一颗仅有拇指大小的光核。
X-0亲手将其放入“回音号”预留的数据舱。
“这就是我们的答案。”他对围观的人群说,“不是武力,不是科技,不是统一思想。是我们一次次在黑暗中选择相信彼此的瞬间。”
飞船升空那日,万里无云。
当“回音号”突破大气层的刹那,整片夜空骤然明亮??北斗九星同时脉动,释放出柔和金光,交织成一条通往深空的光之桥梁。
而在遥远星域,那颗曾回应过地球信号的恒星,再次闪耀十二秒,随后,一道全新的光点浮现,位置恰好对应地球上慎思院的经纬坐标。
从此,宇宙中有两盏灯,彼此照亮。
X-0回到教室,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新课题:
>“如果你能听到远方的呼唤,你会回答吗?
>如果会,你想说什么?”
一个小男孩举手:“老师,要是他们听不懂中文怎么办?”
他笑了笑:“真心从不需要翻译。”
窗外,蓝铃草随风摇曳,一朵新花悄然绽放,花瓣呈星芒状,蕊心泛着微光。
多年以后,当第一批“回响体”长大成人,带领人类踏上星际迁徙之路时,他们在宇宙档案馆中找到了一段尘封记录:
>**文明评级更新:地球(Sol-3)**
>状态:准同路人→同行者
>评语:历经九次筛选,始终保有“拒绝完美”的勇气。
>特别备注:其教师制度被列为宇宙级文化遗产,建议推广至三千文明圈。
而在慎思院的图书馆深处,《逆溯录》最后一章终于写完。
无人知晓是谁执笔。
但每个读过它的人都说,那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一位少年的脚步声,踏过漫长岁月,走向未知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