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王永光,户部尚书毕自严,兵部尚书孙承宗,刑部尚书乔允升,工部尚书张凤翔齐齐出列:“臣等附议。”
朝堂上大半的文官出列:“臣等附议。”那声音洪亮得差点把太和殿都掀翻。
崇祯一看,六部尚书一起出来反对,这事果然行不通,口气一转:“各位爱卿,既然不能封王,朕就封他个冠军侯如何?”
六人再次齐齐出声:“臣等反对。”
“这你们也要反对?”
“臣等反对。”
崇祯犹豫了一下:“反正程卿喜欢游山玩水,那朕就封他一个大明巡察使,代朕巡视天下,没有品级限制,凡是见官都大一级。”
“这个?大明巡察使是什么鬼?大明有这官职吗?众大人们一时有些懵。”
见大家都不说话,崇祯生气了:“这个你们也反对?程卿的功劳是多少,你自己去查一查,可以加封多少级了?
单他斩杀的真建奴人头,封个国公都够了,只是他年纪尚小,无心朝廷,只喜欢游山玩水。
朕就满足他这个要求有何不可?何况这只是一个头衔,又不占朝廷一个官位,也不拿朝廷一分俸禄。
你们看着办吧,东北王,冠军侯,大明巡察使,你们选一个。”
六部大佬互看了一眼,衡量来衡量去,好像只有那个没什么屁用的巡察使动不了大家的蛋糕。
不就是个见官大一级吗?和他那见君不跪,见官不跪的游玩使也差不了多少。
六部大佬突然明白过来了,这小皇帝和他那木匠哥哥有得一拼啊,又用这种虚头巴脑的头街,忽悠掉了这么大一块功劳,又为朝廷省下了数万两银子。
成基命躬身一礼:“臣支持封大明巡察使。”
“臣等咐议。”
这次满朝文武齐齐出列躬身:“臣等咐议。”
兵部尚书孙承宗启奏:“陛下,老臣觉得对程虚谷的封赏低了些,不如也给他父亲提一提位置,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崇祯也觉得就封那么一个虚头巴脑的头衔,好像是有忽悠小孩子的嫌疑,想了想问道:“父亲好像还是个千户官是吧?”
孙承宗:“正是。老臣记得,是寻山守御千户所千户官,归成山卫管辖。”
“那就把他提一提。任成山卫指挥使如何?”
孙承宗想了一下:“陛下,如果臣没有记错的话,成山卫指挥使一首由石有三担任,这个不太好处理。”
崇祯帝脸一沉:“不就是个指挥使吗?你们不会给他挪个地方,这还要朕教你们?”
孙承宗躬身:“臣遵旨。”
“臣咐议。”
“臣等咐议。”那些可以在程风那里分润到军功的文武官员们,也觉得一群大人不能这样欺负一个小孩。
虽然他现在是小孩不懂事没错,可他会长大,长大懂事了见面不好交代。
现在皇帝要提他爹的官,还一下提西级。大家落得助拳,便也纷纷出列咐议。
程二虎就这样糊里糊涂的搭着儿子的顺风车,一路飙升,从正五品飙到了正三品。
“好,那就这么定了,众位爱卿,可还有事上奏?”
这时,礼部尚书成基命出列奏道:“陛下,今年正旦,依例当有各地贺表呈上,以彰我大明国泰民安。”
崇祯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礼部尚书接着道:“只是今年多地受灾,部分贺表恐难如期送达。”
崇祯眉头微皱,突然开口:“昨日朕与程卿交谈,他提出一策,将东北之地诏告天下,谁能夺回并接受朝廷管辖、上税,便可在那称王称霸,朝廷不出一兵一卒、一银一米。
程卿言,成则多一番属国,不成也能扰得建奴不安,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这提议有些疯狂,朝堂顿时炸开了锅,众臣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此策荒唐,无人能敌建奴,这不过是空想;有的则觉得可以一试,或许真能激起民间勇夫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