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部队分成十个小队,分别前往锡兰的各个城市与乡镇。在科伦坡周边,小队成员挨家挨户进行搜查,重点排查隐藏的英军残兵、殖民官员以及反对大明统治的激进分子。对于主动投降的英军残兵,明军予以宽大处理,登记信息后送往战俘营;对于负隅顽抗的残兵,明军则果断出击,将其全部抓获或歼灭。
在锡兰南部的加勒港,一支英军残兵占据了当地的一座堡垒,试图凭借堡垒的坚固防御,与明军对抗。肃清部队抵达后,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先向堡垒内的英军喊话,劝其投降。但堡垒内的英军不仅拒绝投降,还向明军开火,造成两名明军士兵受伤。
“既然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肃清部队指挥官怒喝一声,下令调来两门迫击炮。“轰!轰!”两发炮弹精准地击中了堡垒的大门,大门瞬间被炸毁。明军士兵趁机冲进堡垒,与英军展开激战。不到半小时,堡垒内的五十余名英军残兵便全部被歼灭,堡垒被明军顺利占领。
除了清剿英军残兵,肃清部队还负责维护锡兰的社会秩序。战后的锡兰,部分地区出现了抢劫、骚乱等情况,肃清部队迅速出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很快便恢复了当地的秩序。同时,明军还向锡兰百姓分发粮食与药品,安抚百姓情绪——许多锡兰百姓长期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压迫,对明军的到来并不抵触,反而对大明的统治充满了期待。
在肃清行动进行的同时,大明驻锡兰临时行政长官也开始着手建立统治体系。他在锡兰各地设立了“大明行政公署”,任命当地有威望的人士担任官员,协助明军管理地方事务;同时,宣布废除英国殖民时期的苛捐杂税,实行与大明本土相同的税收政策,鼓励百姓垦荒种地、发展商业。这些举措,很快便赢得了锡兰百姓的认可,为大明在锡兰的长期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八节:兵力重组:印度洋方面军崛起
锡兰的战火尚未完全平息,大明最高统帅部的新指令便己抵达远征军指挥部。指令要求,以攻克锡兰的部队为主力,补充新抵达的兵员与装备,组建“大明印度洋方面军”,同时对南洋战区的兵力进行全面重组,为后续的扩张做好准备。
沈光耀接到指令后,立刻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兵力重组工作。根据指令,南洋战区的兵力被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西进兵团”,也就是新组建的印度洋方面军。该方面军以远征军原有的五个装甲师、十个步兵师为核心,补充了从本土调来的三个装甲师、八个步兵师,以及两个空军师、一个海军支队,总兵力达到三十万人。方面军的司令部设在科伦坡,由沈光耀亲自担任方面军司令,目标首指印度次大陆东海岸——印度次大陆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是大明进军印度洋深处的关键跳板。
第二部分是“南下舰队”。由大明海军太平洋舰队的部分兵力组成,包括三艘航空母舰、五艘战列舰、十艘巡洋舰以及三十艘驱逐舰,同时配备两个两栖攻击旅,总兵力约五万人。南下舰队的任务是在完成休整后,护送两栖攻击集群,进攻资源丰富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等岛屿)。荷属东印度拥有大量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控制了这里,就能进一步保障大明战争机器的运转。
第三部分是“巩固部队”。由两个步兵师、一个宪兵师组成,总兵力约五万人,负责肃清锡兰全境的残敌,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同时在锡兰修建海空军基地——明军计划在科伦坡、贾夫纳等地修建大型海军港口与空军机场,将锡兰打造为大明在印度洋的核心军事堡垒,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补给与支援。
兵力重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新加坡与科伦坡的港口,日夜不停地忙碌着——运输船队源源不断地送来士兵、坦克、火炮、飞机零件等物资,码头工人与明军士兵齐心协力,将这些物资卸载下来,送往各个部队。在科伦坡的郊外,明军正在修建新的军营与训练场,数以万计的新兵正在接受严格的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征战做准备。
短短十天时间,兵力重组工作便基本完成。印度洋方面军正式组建完毕,南下舰队也完成了休整,巩固部队则彻底肃清了锡兰的残余抵抗势力。整个南洋战区,都笼罩在一股紧张而兴奋的氛围中——所有人都知道,一场更大规模的扩张,即将开始。
第九节:士兵晋升:李二狗的新征程
在此次锡兰战役中,李二狗表现英勇,立下了不少战功——他不仅带领班组肃清了多栋建筑内的英军残兵,还在一次战斗中,冒着炮火炸毁了英军的一个机枪堡垒,为连队的推进扫清了障碍。战役结束后,连队根据李二狗的表现,向指挥部提交了晋升申请。
很快,晋升命令便下来了——李二狗被破格提拔为步兵排排长,授予中尉军衔,并被编入印度洋方面军第一梯队,即将随部队进攻印度次大陆东海岸。
当连长将晋升命令与中尉军衔徽章交给李二狗时,李二狗激动得手都在发抖。他来自大明西南的一个小村庄,参军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从未想过自己能成为一名军官。“连长,我……我真的能当排长吗?”李二狗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连长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二狗,这是你应得的!在战场上,你英勇作战,不怕牺牲,还能带领兄弟们完成任务,这个排长,你当之无愧!以后,你要更加努力,好好带领你的排,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再立大功!”
“是!连长!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李二狗挺首身体,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眼中满是坚定。
成为排长后,李二狗的第一件事,便是熟悉自己的排——这个排有三十名士兵,其中既有参加过东南亚战役的老兵,也有刚从本土调来的新兵。李二狗知道,想要带好这个排,不仅要靠自己的战功,还要靠自己的能力与责任心。他每天都会和士兵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了解每个士兵的情况,帮助新兵适应部队的生活,向老兵请教带兵经验。
很快,李二狗便赢得了士兵们的认可。老兵们愿意跟着他打仗,新兵们也愿意听他的指挥。在一次战术演练中,李二狗带领排里的士兵,成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完成了演练任务,得到了营长的表扬。
这一天,李二狗带领士兵们来到科伦坡港口,协助卸载新运来的装备。站在码头上,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运输船,以及远处海面上正在巡逻的大明海军舰队,李二狗心中满是豪情。他想起了参军时的誓言,想起了家乡的亲人,想起了楼顶飘扬的大明龙旗。“接下来,我们要去印度了!我一定要带领兄弟们,多打胜仗,为大明拿下更多的土地,让龙旗飘得更远!”李二狗暗暗下定决心。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印度次大陆的战斗,将会比锡兰战役更加激烈,而他的人生,也将在这场征战中,迎来更加波澜壮阔的篇章。
第十节:龙旗西展:印度洋的新主人
锡兰的陷落,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印度洋,在周边国家与势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曾经在印度洋拥有绝对话语权的英国,失去了锡兰这一重要战略据点,殖民统治摇摇欲坠;荷兰、葡萄牙等在印度洋拥有殖民地的国家,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纷纷加强了殖民地的防御,生怕成为大明的下一个目标;而印度洋沿岸的小国,则纷纷派遣使者前往科伦坡,向大明表示臣服,希望能得到大明的庇护。
大明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印度洋方面军组建完毕后,沈光耀便制定了进攻印度次大陆东海岸的计划——第一步,攻占印度东海岸的重要港口马德拉斯,建立前进基地;第二步,以马德拉斯为依托,向印度内陆推进,逐步占领印度东部地区。
崇祯西十年夏,印度洋方面军第一梯队正式出发,向马德拉斯进军。与此同时,南下舰队也离开了科伦坡港口,驶向荷属东印度。大明的龙旗,在印度洋的海面上飘扬,一支支强大的军队,正朝着新的目标进发。
此时的大明,己不再是那个偏安一隅的王朝。经过多年的扩张,大明的疆域不断扩大,己占领的区域占世界总面积的18。2%,拥有205个师的庞大兵力,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而印度洋的征服,只是大明全球扩张战略的一部分——未来,大明的龙旗,还将飘向非洲、欧洲,飘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科伦坡总督府的楼顶,沈光耀站在龙旗之下,望着远方的海平面。海风吹拂着他的披风,他的眼中满是坚定与豪情。“锡兰不是终点,印度洋也不是终点。大明的征程,是星辰大海!”沈光耀心中默念道。
印度洋的海浪,依旧在不断拍打海岸,但此刻的印度洋,己迎来了新的主人。大明的龙啸,将在这片海洋上回荡,书写一段属于东方帝国的传奇。
己占领总区域占世界总面积的18。2%,己有部队205个师。
本章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