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淮海战役都快结束了,系统你才来 > 第207章 锡兰暗礁(第1页)

第207章 锡兰暗礁(第1页)

马来半岛的硝烟逐渐沉淀,尽管“史密斯”这样的幽灵仍在暗处窥伺,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己告一段落。南洋战区的重心,转向了内部整顿、资源整合和对下一个战略方向的谋划。新加坡港己基本恢复运转,成为大明海军在东南半岛沿岸最繁忙的枢纽,每天都有悬挂龙旗的运输船队将缅甸的稻米、暹罗的橡胶、马来亚的锡矿石运回本土,再将士兵、装备和工业品源源不断送来。

在这一片看似平稳的节奏下,一场围绕下一个战略出击方向的激烈辩论,在高度戒备的新加坡明军南洋战区司令部内展开。巨大的印度洋海图铺满了整个会议桌,各级将领和参谋人员神色肃穆。

当前的核心战略抉择清晰而紧迫:在初步巩固东南亚基地后,下一步,是继续西进,叩击印度的大门,还是南下,夺取资源丰富的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

主张西进的声音响亮:“印度是英王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也是盟军在亚洲最大的兵源和物资基地。拿下印度,不仅能予英国以致命打击,更能彻底掌控印度洋,将我们的战略防线推进至非洲东海岸!现在英军新败,印度本土骚动不断,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支持此方案的,多是渴望更大战功的陆军将领。

但南下派理由同样充分:“荷属东印度,尤其是苏门答腊和婆罗洲,拥有我们急需的石油、橡胶和稀有金属!那里的荷兰殖民军力量薄弱,且本土沦陷,士气低落。夺取这些资源,能极大增强我们的战争潜力。反之,若贸然进攻印度,一旦受挫,漫长的补给线将成为我们的噩梦。况且,南下可进一步保障马六甲海峡安全,并威胁澳大利亚。”

端坐主位的赵永山大校,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海图上那个如同泪珠般悬挂在印度次大陆南端的岛屿——锡兰(斯里兰卡)。他用手指重重点了点科伦坡的位置。

“印度,要打;东印度,也要拿。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赵永山的声音沉稳,压过了会议的嘈杂,“无论是西进还是南下,我们都无法绕过这个点——锡兰。英军远东舰队残部在此休整,这里是从印度洋通往孟加拉湾的咽喉,也是盟军监视乃至反击我东南亚基地的前哨。不拔掉这颗钉子,我们无论是西进印度还是南下爪哇,主力舰队的侧翼和后勤线都将暴露在敌人的刀锋之下!”

新的核心目标确立:夺取锡兰,拔除英军在印度洋的最后重要支点,为后续无论是西进还是南下的战略选择,打开局面,消除后顾之忧。

作战计划迅速围绕这一目标制定,代号“断刃”。与攻克新加坡的强袭不同,这次行动更强调奇袭与速度。参战主力为经过休整补充的第7两栖师、海军能调集的所有主力舰只(包括缴获修复的英军巡洋舰一艘)以及大部分登陆舰艇,空军提供掩护。

情报显示,锡兰的防御相对新加坡薄弱许多,英军主力集中于科伦坡和亭可马里海军基地,守军主要是殖民地步兵和少量澳大利亚部队,士气不高。但锡兰岛面积较大,丛林密布,一旦战事拖延,来自印度方向的英军增援可能赶到。

“断刃”行动的关键在于:利用航程和突然性,在英军反应过来之前,迅速在锡兰岛西南部、防御相对空虚的港口城市高尔(galle)附近实施两栖登陆,建立稳固桥头堡,然后水陆并进,快速向北攻击科伦坡,力求在野战中歼灭敌军主力,避免残酷的攻城战。

跨洋奔袭:

庞大的特混舰队从新加坡和槟城等地悄然启航,运输船上满载着士兵和装备。舰队采取严格的无线电静默,昼伏夜出,尽量避开主要航道。海况并不理想,风浪让不少来自北方的士兵饱受晕船之苦。李二狗所在的连队作为首批登陆部队之一,挤在闷热的船舱里,听着海浪拍打船体的声音,默默检查着武器装备。

舰队指挥官,一位面色黝黑的海军少将,站在旗舰“镇海”号巡洋舰的舰桥上,眉头紧锁。他担心的不仅是天气和敌情,更是漫长的补给线。此次远征,几乎动用了南洋海军大半家底,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登陆日:黎明前的黑暗

在恶劣天气的掩护下,舰队如期抵达高尔外海。登陆行动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发起。首批登陆艇如同离弦之箭,冲向预定的滩头。出乎意料的是,滩头异常安静,只有海浪拍岸的声音。英军的防御松懈得令人难以置信,只有零星的步枪射击,很快就被登陆艇上的机枪火力压制。

李二狗和战友们涉过齐腰深的海水,冲上沙滩,迅速建立登陆场。工兵开始清理障碍,架设临时码头。整个过程顺利得让人有些不安。

推进受阻与意外遭遇:

按照计划,登陆部队应迅速向内陆推进,占领高尔城,并控制通往北方的公路。然而,当先头部队离开海岸,进入高尔城外围的椰林和丘陵地带时,情况突变。

早己在此设伏的英军(主要是锡兰来复枪团和部分澳军)利用熟悉的地形,从山丘上的预设阵地和茂密的种植园中,用密集的机枪和迫击炮火力给予了明军迎头痛击!明军先头连队猝不及防,被压制在一条干涸的河床里,伤亡不小。

“妈的,中计了!敌人早知道我们要来!”连长趴在河床里,对着无线电大喊,“我们需要炮火支援!”

原来,英军虽然防御松懈,但并非毫无准备。他们判断明军可能登陆高尔,因此将主要防御兵力放在了滩头后方的高地,企图待明军上岸后,再利用地形优势予以重创。

海军舰炮的炮弹开始呼啸着落在英军阵地上,掀起漫天泥土。空军的“雨燕”战机也赶来,对敌军火力点进行扫射。趁此机会,明军后续部队陆续上岸,向两翼展开,试图包抄英军阵地。

李二狗所在的排奉命向左侧高地迂回。他们穿过一片肉桂种植园,浓郁辛辣的肉桂气味混合着硝烟,形成一种奇特的感觉。就在他们即将接近一处制高点时,侧面丛林中突然射来密集的子弹!

“右边!有敌人!”士兵们迅速卧倒还击。交火中,李二狗看到对方的军服颜色与之前的英军略有不同,更像是本地人的装束?

“是锡兰国防志愿军!”带路的当地向导惊恐地喊道,“他们比英国人还恨我们!”

这些本地部队作战异常勇猛,而且对地形极为熟悉,利用丛林和庄园建筑与明军周旋,给推进造成了很大麻烦。明军不得不放慢速度,逐点清剿。

僵局与变数:

登陆第一天在激烈的拉锯战中结束。明军虽然成功上岸并建立了稳固的登陆场,但未能按计划迅速占领高尔城,更谈不上向科伦坡快速推进。英军(包括本地部队)的抵抗强度和战术灵活性超出了预期,战事有陷入僵局的危险。

坏消息接踵而至。舰队侦察机报告,在锡兰以东海域发现不明舰船活动,疑似有英军潜艇出没。同时,科伦坡方向的英军也开始调动,似乎有南下增援的迹象。

“断刃”行动出师不利,陷入了预料之外的苦战。赵永山在千里之外的新加坡司令部接到战报,面色凝重。锡兰,这颗看似易取的“泪珠”,远比想象中坚韧。是继续增兵,不惜代价啃下这块硬骨头,还是及时调整策略,甚至考虑暂时撤退?

远征军的命运,大明印度洋战略的下一步,都悬于锡兰西南海岸那片被炮火耕耘的土地上。。

本章节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