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兵临星洲
自行车轮胎碾过吉隆坡街道上散落的传单,上面还印着英殖民政府“誓死保卫马来亚”的标语。赵永山大校在摩托车上,目光越过溃退英军留下的狼藉,投向南方。他的“风驰”纵队创造了奇迹,但每一个士兵都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前方是被称为“东方首布罗陀”的新加坡。
指挥部,气氛凝重。
摊开在吉普车引擎盖上的地图,新加坡岛像一颗毒牙,嵌在柔佛海峡南端。宽阔的海峡是天然壕沟,岛上遍布英军经营多年的要塞炮台,尤其是面向大海的巨炮,足以撕裂任何战舰的装甲。
“帕西瓦尔把他的家底都撤到岛上了。”侦察兵嗓子沙哑,“除了原本的守军,还有从半岛溃退下来的澳大利亚第8师、英印第3军残部,总兵力估计超过八万。最麻烦的是他们的炮兵,包括15英寸巨炮,射程覆盖了整个海峡和登陆滩头。”
“我们的海军主力还在缅甸外海,暂时指望不上强攻。”舰队联络官面色严峻。
“那就智取。”赵永山的手指重重戳在柔佛海峡最狭窄处,“英军料定我们会从海上强攻,我们就偏要从北面,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的计划大胆到近乎疯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线:命令海军仅有的几艘老旧炮舰和征用的民船,大张旗鼓地在新加坡东面海域游弋,飞机频繁侦察,营造即将发起两栖登陆的假象。
暗线:主力“风驰”纵队秘密集结于柔佛海峡北岸,征集所有可用的船只——渔船、舢板、甚至登陆艇残骸。工兵营连夜赶制简易浮桥和突击筏。真正的攻击,将像尖刀一样,在夜色和炮火掩护下,首插海峡最窄的“腰眼”部位。
悬念:死亡海峡的夜渡
行动前夜,海峡北岸一片死寂。士兵们检查着武器,给自行车轮胎充气,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汗水的味道。新兵李二狗攥着胸前家人求的护身符,看着漆黑如墨的海峡对岸,那里偶尔有探照灯的光柱扫过,像巨兽冰冷的眼睛。
“怕了?”老兵叼着烟卷,用匕首削着木棍,把它绑在自行车前轮上,做成简易的缓冲支架。
“有点班长,听说那巨炮一炮能打沉一艘船?”
“炮弹飞过来也要时间。”班长吐个烟圈,指了指天上被云层遮住的月亮,“老天爷帮咱们呢。记住,过了海峡,就是咱们‘风驰’的天下了!想想吉隆坡,咱们怎么揍得他们屁滚尿流!”
钩子:意外的遭遇
子夜时分,攻击开始。东面海域,佯攻的炮舰准时开火,吸引英军注意力。北岸,第一批突击队上百条大小船只,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滑入水道。李二狗和班长所在的自行车连,负责第一批抢滩,他们的任务是建立滩头阵地,掩护后续工兵架设浮桥。
船队在黑暗中静默前行,眼看对岸轮廓渐清晰,突然,一道雪亮的探照灯光柱毫无征兆地扫了过来!
“被发现了!加速划!”连长低吼。
但预想中的炮火并未降临,灯光很快移开。紧接着,无线电里传来急促的报告:“01艇报告!前方发现不明船只,像是民用舢板,正在向我方靠近!”
新的悬念:来的不是英军巡逻艇,而是什么人?是陷阱,还是转机?
冲突升级与目标达成
接近调查,发现舢板上是几名当地的华人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报信——英军为防备登陆,在海峡中沉没了不少废弃船只和水雷,并在一处预设的“安全航道”布下了重兵埋伏!
情报的代价:老渔民指着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弯道,“走这里,水雷少,但水流急,岸上有碉堡。”话音未落,英军阵地的机枪响了,报信的老渔民为掩护明军撤退,中弹落水,舢板瞬间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
“不能辜负老乡!”赵永山眼睛血红,立刻调整计划,主力转向渔民指出的险路。战斗瞬间白热化,明军冒着枪林弹雨和湍急水流强攻,工兵在弹雨中拼命架桥。李二狗的自行车连第一批冲上滩头,与澳军士兵展开血腥的白刃战,班长为保护他,用身体挡住了刺刀
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刺破硝烟,一面残破的龙旗终于插上了新加坡岛的海滩。浮桥贯通,坦克和重武器开始隆隆过江。帕西瓦尔精心布置的海防巨炮,因为射界限制,对来自北方的突袭鞭长莫及。
结局与新的悬念
英军被迫退入新加坡城内,准备巷战。赵永山站在岛上,回望北岸,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战略大门己经撞开。通讯兵跑来:“报告!截获英军电报,他们正在销毁文件,并有迹象显示,试图炸毁港口设施和樟宜海军基地!”
核心目标凸显:必须尽快完整夺取新加坡港口,这是未来进军印度洋的基石!同时,士兵们疲惫但坚定的眼神中,燃烧着为班长、为牺牲战友复仇的火焰。下一章,将是更加残酷的巷战和争分夺秒的港口争夺。。
本章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