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淮海战役都快结束了,系统你才来 > 第199章 饮马布拉马普特拉河与因帕尔高原的试探(第1页)

第199章 饮马布拉马普特拉河与因帕尔高原的试探(第1页)

第199章:饮马布拉马普特拉河与因帕尔高原的试探

曼德勒的陷落,标志着英军在缅甸的有组织抵抗基本瓦解。大明皇家解放军的兵锋,如同决堤的洪水,迅速向北、向西席卷。北线部队沿着伊洛瓦底江谷地北上,兵不血刃地接收了缅甸故都阿瓦和玉石产区密支那,兵锋首指印缅边境。西线部队则沿着亲敦江谷地推进,目标明确——跨越若开山脉,将龙旗插上印度次大陆的门槛。

然而,横亘在缅甸肥沃平原与印度阿萨姆邦之间的,不仅仅是连绵起伏的若开山脉,更是地理与心理上的巨大屏障。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在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的巨大河谷,以及河谷边缘陡然隆起的因帕尔高原,构成了英属印度东北方向的天然防线。

大明前线总指挥部己迁至密支那。李伟师长站在一幅巨大的印度东北部地图前,目光锐利。地图上,代表己控制区域的红色己覆盖整个缅甸,并像触角一样伸向了边境线。

“情报汇总,”参谋长报告,“英印军正在因帕尔高原紧急构筑工事,番号为第4军的部队负责该防区,下辖多个印度步兵师,并得到了从中东调来的部分炮兵和装甲部队增援。他们利用高原的地形,修建了大量碉堡和交通壕,企图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堑壕战模式。”

“高原作战,不利于我装甲部队机动,且后勤补给线漫长。”第7两栖师师长指出了困难,“敌军显然想利用地形消耗我们。”

李伟点了点头,手指点在地图上因帕尔高原东南麓的一个关键节点——科希马。“这里是通往因帕尔的重要隘口,也是英军防线的一个突出部。敌军重兵集结于因帕尔盆地,科希马守军相对孤立。”

他顿了顿,下达了新的指令:“我军初入印度,不宜立刻进行大规模高原攻坚。命令西线集群,以一部兵力对因帕尔方向保持压力,进行战术侦察和骚扰。同时,组织一支精锐的摩托化步兵支队,配属轻型山炮和工兵,对科希马方向发起一次强有力的试探性进攻!”

他的意图很明确:第一,检验英军在印度本土的防御强度和战术特点;第二,如果可能,夺取科希马这个战略要点,为下一步进攻因帕尔夺取前进基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通过实战了解在印度次大陆作战的后勤需求和地形挑战。

科希马外围,山雨欲来。

大明军队的试探性进攻部队,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科希马推进。这里的地形与缅甸的丛林截然不同,山势陡峭,道路狭窄,浓雾和突如其来的降雨是家常便饭。英印军的巡逻队和当地那加族辅助部队,利用熟悉的地形,不断袭扰明军的先头部队。

一场激烈的遭遇战在一个无名高地爆发。明军一个先遣连在攀登高地时,遭到埋伏在山脊后的英军廓尔喀步枪排的猛烈射击。廓尔喀士兵悍勇异常,挥舞着标志性的库克利弯刀发起反冲锋,与明军士兵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

“稳住!用手榴弹和冲锋枪!”明军连长大声呼喊,指挥士兵依托岩石和树木顽强抵抗。随行的迫击炮班迅速架炮,向敌军后方发射炮弹,压制其增援。经过半小时的激烈搏杀,明军以伤亡二十多人的代价,终于击退了廓尔喀排的进攻,占领了高地,但也见识到了英印军部队,特别是廓尔喀和锡克士兵的顽强战斗力。

空中较量与后勤线

与此同时,大明空军与英国皇家空军在印缅边境上空爆发了首次较大规模的空战。英军的“喷火”式战斗机与明军的“雨燕”式在因帕尔上空激烈缠斗。尽管“雨燕”在低空机动性上不落下风,但“喷火”在高空性能上略占优势。空战互有损伤,明军暂时未能夺取绝对制空权,这给地面部队的进攻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后勤。漫长的补给线从仰光港口,经铁路和公路运抵密支那,再通过骡马和卡车队翻越若开山脉,送到前线士兵手中。一路上,不仅要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还要提防小股英军和当地部落武装的袭击。一次重要的弹药运输队就在距离科希马不到三十公里的山路上遭遇伏击,损失惨重,导致前线进攻部队一度弹药紧张。

科希马攻坚战

尽管面临困难,明军对科希马的进攻还是如期发动。在进行了短暂而猛烈的炮火准备后,明军步兵在轻型坦克的掩护下,向科希马镇外围的英军阵地发起了冲击。战斗异常激烈,英军依托预先构筑的坚固工事和铁丝网,用布伦轻机枪和李-恩菲尔德步枪进行顽强抵抗。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

战斗持续了三天,明军一度突入科希马镇区,与英军展开了逐屋争夺。但英军增援部队迅速赶到,加上明军后勤补给不畅和进攻兵力不足,最终未能完全占领该镇,在给敌军造成重大杀伤后,主动撤出了战斗。

科希马之战,虽然未能达成最终的战略目标,但成功地实现了战术侦察和试探的目的。明军摸清了英军在印度防线的大致情况、战术特点以及部队战斗力,更深刻认识到在次大陆作战的后勤保障极端重要性。李伟看着战报,心中己然有了下一步更周全的计划:巩固缅甸,建立更强大的后勤基地,组建更适合山地作战的部队,然后再图印度。。

本章节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