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重返烽火:特战尖兵1938 > 第81章 谷口疑云与冰封前夜(第1页)

第81章 谷口疑云与冰封前夜(第1页)

谷口疑云与冰封前夜

山谷的发现,像黑暗跋涉中蓦然瞥见的一星灯火,瞬间吸引了所有濒临绝望的目光。然而,在这兵荒马乱、人命如草芥的年月,荒山野岭中突兀的人烟,更可能预示着未知的危险。

队伍在距离谷口约一里外的一片茂密杉林边缘停下。风雪虽歇,但气温依旧酷寒,呵气成霜,脚下的积雪咯吱作响。人们蜷缩在树木背后,贪婪地窥视着那道狭窄的、如同被巨斧劈开的山口,以及谷内隐约升起的、在灰白天幕下显得格外的几缕淡淡炊烟。

“看清楚了吗?有多少人?什么来历?”周斌压低声音,询问返回的侦察兵。

“谷口太窄,看不清里面全貌。”侦察兵搓着冻僵的手汇报,“窝棚大概有七八个,散落在谷底,看起来破破烂烂的。烟是从最大的那个窝棚里冒出来的。没看到多少人走动,就瞧见一个老头出来抱了捆柴火,穿着破羊皮袄,像是个老山民。没看到武器,但也保不齐藏在屋里。”

山民?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周斌和刚刚苏醒、精神不济却强撑着参与决策的李峻交换了一个眼神。可能性有很多:可能是世代居住于此的猎户,可能是逃避战乱或匪患的流民,甚至……也可能是某种伪装。

“政委,咋整?首接进去?”刀疤脸有些不耐烦,寒冷和饥饿让他失去了耐心。

“不行。”李峻微弱但坚决的声音响起,他靠在担架上,脸色苍白如雪,唯有眼神锐利,“冒失……进去……万一……是陷阱……全军……覆没。”他每说几个字都需要喘息,但思路清晰得令人心惊。

周斌完全赞同李峻的判断。“韩参谋,你怎么看?”他看向经验老道的韩山。

韩山眯着眼观察了谷口地形,沉声道:“李队长顾虑的是。这谷口窄得像葫芦嘴,易守难攻。若是善意山民还好,若是歹人布下的饵,我们进去就是瓮中之鳖。必须先试探。”

“怎么试探?”周斌问。

“派一两个面善的、机灵的去接触,大队人马隐蔽待机。若情况不对,还能接应。”韩山提议,“最好……找个会说本地土话的。”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石头和那个叫柱子的土匪身上。石头是本地猎户出身,柱子也是附近厮混的地头蛇。

石头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政委,我去!”

柱子则有些犹豫,在刀疤脸的瞪视下,才不情愿地嘟囔道:“去就去呗……”

“不行,两个人目标太大。”周斌否决了,“石头一个人去。柱子留下。”他对刀疤脸一伙始终心存警惕,不可能让柱子单独去报信或搞小动作。

计划商定。由石头脱下军装,换上百姓的破旧衣服,只带一把匕首和一小块作为礼物的干粮,假装是迷路或者逃难的山民,前去谷口叩门试探。周斌和韩山则指挥主力,在谷口两侧的树林和岩石后设下埋伏,枪口对准谷口,随时准备应变。

李峻被安置在一个背风且能观察到谷口的石缝里,赵立帆和王雷在他身边。王雷依旧昏迷不醒,呼吸微弱,赵立帆用最后一点干净的雪水替他擦拭额头,眼中满是忧虑。李峻看着石头独自走向那道狭窄山谷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气息奄奄的战友,心中沉甸甸的。他的固守策略,第一步就充满了风险。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缓慢流逝。每一分钟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山谷内依旧寂静,只有那缕炊烟在不紧不慢地飘荡,仿佛对外界的紧张对峙毫无察觉。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就在周斌几乎要按捺不住时,谷口出现了石头的身影!他正快步往回走,脸上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复杂表情——既有如释重负,又有一丝困惑。

“怎么样?”周斌迫不及待地迎上去。

石头喘了口气,汇报情况:“政委,队长,里面……里面就住着三户人家,都是以前躲壮丁逃进山里的老户,姓陈、姓李、姓王。都是老实巴交的山民,见到我吓得不轻。我说是跟队伍走散了的猎户,他们才稍微放松点。谷里没啥特别的,就是些破窝棚,种了点土豆,养了几只瘦羊。那个陈老汉说,这谷子叫‘避风洼’,冬天比外面暖和点,他们也是勉强糊口。”

山民?似乎是真的?周斌稍微松了口气,但警惕未消:“他们有没有问起外面的事?或者对突然来人有什么异常反应?”

“问了,问现在外面还在不在打仗,鬼子打到哪儿了。听说我们是从南边撤下来的,都很害怕,求我们千万别把鬼子引来。”石头回忆着,“异常……好像没啥异常,就是……就是感觉他们特别穷,特别怕事,窝棚里除了点土豆和破烂家什,啥也没有。”

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李峻却微微皱起了眉头:“三户人家……青壮年呢?”乱世之中,只有老弱妇孺是很难在山里生存这么久的。

石头愣了一下,答道:“陈老汉说他儿子前年下山换盐,再没回来,估计是没了。另外两户好像也没见着壮劳力,就几个半大孩子和女人。”

这个细节,让周斌和韩山的心又提了起来。只有老弱?是巧合,还是……

“先进谷!”周斌最终下定决心,“但保持最高警戒!韩参谋,你带人控制谷口!其他人进谷后,立刻占据有利位置,没有命令不准解除武装!我们先借地方安置伤员,弄清楚情况再说!”

这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既不能轻易放弃这个可能的避风港,又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队伍再次移动,小心翼翼地通过那道仅容两三人并行的狭窄谷口。一进山谷,果然感觉风小了许多,气温似乎也略高一点。谷底面积不大,散落着几个极其破败的窝棚,空地上堆着柴火,晾着些干菜,确实是一副贫苦山民的生活景象。那三户人家——几个面带菜色、眼神惊恐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聚在最大的窝棚门口,畏惧地看着这群突然闯入、荷枪实弹的不速之客。

周斌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说明了借地暂避、绝不扰民的来意,并拿出一点缴获的日军罐头作为酬谢。山民们看到食物,眼中闪过一丝渴望,但恐惧依旧占据上风,只是唯唯诺诺地点头。

队伍迅速行动。韩山带人牢牢守住了谷口。周斌指挥战士们清理出两个相对完好的窝棚,将李峻和王雷抬进去,生火取暖。赵立帆立刻开始对王雷进行紧急救治。其他人在谷内寻找柴火、挖掘积雪下的冻土豆,试图补充食物。

李峻躺在简陋的窝棚里,身下铺着干燥的茅草,感受着久违的、相对稳定的温暖,精神稍微好了一些。但他心中的疑虑并未消除。这山谷太“干净”了,干净得不像一个能在乱世中存续的庇护所。那些山民的眼神,除了恐惧,似乎还隐藏着别的什么。

他让周斌派人仔细检查山谷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岩壁和树林深处,看看有没有其他通道或者隐藏的痕迹。

夜幕降临,避风洼陷入了诡异的寂静。谷内,八路军和东北军残部紧张地轮流休息警戒;谷口,韩山的人像钉子一样楔在那里;刀疤脸一伙被安排在谷底靠近山民窝棚的地方,美其名曰“保护”,实为隔离监视。而那三户山民,则早早熄了灯,窝棚里死寂一片,仿佛不存在一般。

风雪似乎在外面重新积聚力量,呜咽的风声穿过狭窄的谷口,如同鬼哭。王雷在昏睡中发出痛苦的呻吟,赵立帆守在他身边,满面愁容。

李峻靠在茅草堆上,望着窝棚外沉沉的夜色,心中没有一丝安稳。这处看似天赐的避风港,总让他感觉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网。固守待援的计划己经开始,但第一个夜晚,就充满了令人不安的谜团。

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