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留”宋-汉萨星历司”常驻,
每年秋分,必测星,必发债,必散桂花。
临行前,西奥多捧来一只”新铸星盘”——
盘背刻”景祐六年北海极光之夕”,
盘心嵌一片”绿色极光石”(实为极光出现时,落于甲板的”陨石玻璃”)。
他双手奉与章衡:
“愿宰相大人,将此石带回开封,置于紫宸殿水运仪象台,
让官家亦知:宋之星,曾照北海;
宋之信,曾随极光,同天同辉。”
章衡收石,回赠以”开封府钟楼”铜制微缩模型,
内藏”火雨流星小炮”空包一发,
附言:“归宋后,当于冬至日鸣炮,
令开封之钟,与北海之星,同时报岁。”
船出海口,晨光正好。
章衡立于艉楼,举极光石对日,
石内绿光与日光交射,像一枚小小的、被日月同时点燃的星尘。
他低声,似是向石,亦是向整个北海:
“官家,臣己把大宋的节气,写进欧洲的夜空;
也把欧洲的极光,带回宋的掌心。
此后,每逢秋分,
无论开封的鼓楼,还是北海的桅杆,
都会在同一根日影里,
听见火药为星盘让路,
听见桂花为极光让香,
听见——
日月长明,
天下同辉。”
潮声,在船首碎成万点银光;
极光石,在掌心留下一抹,
永不褪色的,
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