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安史之乱:我手握十万兵马 > 第151章 火船引路盲舟断魂(第1页)

第151章 火船引路盲舟断魂(第1页)

那些眼睛的主人,是赵襦阳从全军挑出的死士,是自愿踏上黄泉路的亡命徒。

他们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站在黑暗里,仿佛一群沉默的石像,但那通红的眼底,却燃烧着比帐外篝火更炽烈的火焰。

每一个人的呼吸都压抑到了极致,空气沉重得像是凝固的铁水。

裴玉筝站在他们身前,手中长剑的剑尖抵着冰冷的地面,剑柄上的流苏纹丝不动。

她听见了帐内传来的动静,那是一声压抑的闷哼,紧接着是布帛撕裂的刺耳声响。

她知道,那个本该躺着等死的男人,终究还是站起来了。

帐帘被一只缠着带血布条的手猛地掀开,赵襦阳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汗水浸透了额前的乱发,紧紧贴在太阳穴上。

他用撕下的战袍一角胡乱地勒住左肋的伤口,那鲜红的血迹正迅速地从布条边缘渗透出来,像一朵在雪地里绽放的死亡之花。

他的目光扫过裴玉筝,没有责备,只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不是你先登……”他的声音因为高热和伤痛而嘶哑得如同砂纸摩擦,“是我。”

裴玉筝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心脉己损,戚薇的信你没看?再动真气,你这条命就废了!睢阳城重要,你的命就不重要吗?你是三军主帅!”

“主帅?”赵襦阳低声笑了,笑声牵动了伤口,让他剧烈地咳嗽起来,“主帅,就该眼睁睁看着城中百姓啃食墙土,等着朝廷那群官老爷批下援兵的文书吗?等到文书下来,睢阳城里,除了饿鬼,还有活人吗?”

他不再看裴玉筝,目光越过她,投向那些沉默的死士。

他往前走了两步,身形微微一晃,但立刻又站得笔首,如同一杆宁折不弯的标枪。

“焚桥强渡,是九死一生的险棋。但我们,己经没有退路。”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我赵襦阳,愿为这第一艘船,撞开一条生路。你们,谁敢与我同赴?”

没有人回答,但黑暗中,几十只手同时握紧了腰间的刀柄,那整齐划一的金属摩擦声,是比任何言语都更响亮的回答。

一炷香后,赵襦阳己经站在了汴水南岸的丘顶。

冰冷的夜风吹得他伤口发麻,却也让他因高热而昏沉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他俯瞰着脚下宽阔的河面,叛军的三道浮桥如同三条巨大的铁链蜈蚣,死死锁住了通往对岸的咽喉。

舟船相连,铁索横江,每隔百步就有一座望楼,灯火通明。

更有巡江的哨船往来不绝,船头挂着的灯笼在水面上投下摇曳的光斑,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天罗地网。

“将军,”一个苍老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此法,或可一试。”

赵襦阳回头,看见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工正,在他几个弟子的搀扶下,吃力地捧着一个半人高的密封陶瓮。

那陶瓮通体黝黑,外壁粗糙,看起来毫不起眼。

老工正喘了口气,沙哑地解释道:“此物名为‘长明灯舱’。瓮壁乃双层瓷胎,夹层中注入恒州匠坊秘制的醋油。内胆的火种点燃后,醋油混合液会缓慢气化,为火苗提供氧气。只要外壁不破,此灯在水下七十二时辰不灭。当年先帝修筑皇陵,为防地下水淹没墓道,便用了此法。”

赵襦阳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那光芒仿佛能刺穿眼前的黑暗。

他死死盯着那个陶瓮,脑中无数念头飞速闪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