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要称王称帝。”张飞望着远方,“我只是要在黑暗里点一把火。哪怕只有一个人跟着走,也算没白燃。”
良久,关羽单膝跪地,抱拳低首:“兄长既有宏图,羽岂敢不从?今后但凭驱策,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张飞扶起他,用力拍了拍肩膀:“好兄弟。”
自此,季汉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接下来三个月,东莱进入战时体制。
简雍出使幽州,成功说服刘虞共同抗贼,约定互不侵扰,并共享情报;又派人潜入兖州,联络曹操旧部,得知其已在陈留散家财、募义兵,准备起事。
牛憨主持扩军,从流民中精选两万青壮,分为五营,日夜操练。周仓调度粮草,确保每人每日两餐,冬衣夏裳俱全。徐邈开源节流,发行“季汉通宝”铜钱,稳定市场交易。
最令人振奋的是“惠民渠”全线贯通。春水奔涌,万亩旱地变良田,百姓欢呼雀跃,纷纷自发组织乡勇,愿为季汉守土。
与此同时,太史慈率骑兵巡逻边境,击溃数股趁乱劫掠的山贼马匪,斩首三百余级,悬首示众,震慑四方。
而关羽则秘密训练一支三千人的“陷阵营”,皆选自老兵中的精锐,装备最利之刃,穿最坚之甲,专司破阵斩将。每夜集训,刀光映月,杀声震林。
一切准备就绪。
初平元年春,正月十五。
张飞于校场举行祭天仪式。
香烟缭绕,鼓乐齐鸣。他身穿赤金铠甲,立于祭坛之上,面对苍天,朗声宣读《讨董檄文》:
“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今逆贼董卓,豺狼成性,残害忠良,鸩杀太后,废立天子,僭越礼制,屠戮百姓。罪恶贯盈,神人共愤!
我季汉大将军张飞,承祖宗之遗烈,感黎庶之哀嚎,谨率仁义之师,举勤王之旗,誓清君侧,还政天子!凡我同盟,同心戮力,有功者赏,违令者诛!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话音落下,三万将士齐声高呼:
“讨伐董贼!还我河山!”
声浪冲天,惊起群鸟纷飞。
当日,张飞传令三军:主力部队由关羽率领,向西进发,直趋兖州边界,与曹操遥相呼应;太史慈留守东莱,防备北方异动;周仓押运粮草,沿官道稳步推进;他自己则亲率五千精骑,作为机动奇兵,随时支援各路。
大军开拔之日,城中百姓扶老携幼,夹道相送。
一位白发老妪颤巍巍捧出一碗米酒,递到张飞马前:“将军啊,老身活了七十岁,没见过你们这样的官。不抢我们的粮,还给我们地种,教我们活命……这一碗酒,敬您这个好人。”
张飞下马接过,一饮而尽,将碗摔碎于地:“老人家放心,只要我还活着,绝不让你们再饿一天饭!”
泪水在人群中流淌。
军队渐行渐远,消失在晨雾之中。
而在洛阳,董卓正坐在未央宫的大殿上,听着各地奏报。
“启禀相国,东莱张飞近日大肆扩军,并发布檄文,自称‘季汉大将军’,公然宣称要讨伐您。”
董卓闻言,哈哈大笑:“区区海边蛮夷,也敢妄言勤王?等我收拾完关东诸狗,第一个就灭了他!”
身旁李儒却面色凝重:“主公不可轻视。此人经营数年,民心归附,又有猛将如云。若与其他反贼联手,恐成心腹大患。”
董卓冷哼一声:“那就让他们早点来。我正愁无人试我西凉铁骑厉害!”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场风暴,已经无法阻挡。
季汉的旗帜,正在风中猎猎作响。
而属于英雄的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