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小说

大燕小说>二凤魂穿扶苏少年时 > 第 31 章(第2页)

第 31 章(第2页)

“我怎么了?”

。。。。。。

秦王本来想让二凤过来观摩学习,不曾想他竟然跟自己的大臣唇枪舌战,几欲打了起来。

“好了,都别吵了!”秦王嬴政出言制止道。

秦王嬴政看到李斯等人都言韩非不可用,当杀之绝后患,而且还提供了韩非通韩的‘证据’,便下令道:“既有通敌嫌疑,就先将其关入大牢,关于他的任用,待事情查明后再做定夺。”

李斯赵高给了姚贾一个肯定的眼神。

今日多亏了姚贾,要不他们将功亏一篑。

不过若不是有二凤在,秦王听完他们的意见,可能直接就将韩非赐死。

秦王看了一眼二凤,对众人说道:“今天就商量到这吧,大家暂且散去,扶苏,你权且留下。”

“是!”

待李斯、赵高和姚贾等人离开后,秦王嬴政对扶苏语重心长地道:“今日你的意见很不错,引用前朝历史典故很有说服力,也很有警示意味,不过姚大人的意见你也应该多听一些,人心难测,人性更难掌握,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而更应该相信一个合理的制度。”

“父王既然想要创造一套合理制度来巩固秦国的统治,那么韩先生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试问全天下,还有谁能比得过韩先生的才华以及在法制上的钻研认知呢?!”二凤借机劝说道。

“扶苏,父王知道你钦慕韩先生才华,但一切都应以大秦利益为重,因为这不仅关乎个人生死,更关乎整个家族的兴亡以及大秦数万万百姓的命运,所以不能凭喜好定夺。”秦王嬴政语重心长地道。

二凤乖巧地点点头,“父王,儿臣明白!只是儿臣对于姚贾所提供的证据存疑,您也知道他曾经出使六国,用尽各种手段破坏六国合纵,虽然于秦国他是了不起的功臣,但是他什么都会,所以儿臣想亲自观览一下姚贾提供的证据。”

既然扶苏想看,秦王嬴政直接将书简递给了二凤,二凤接了过来,仔细阅读,很快就发现了两个疑点。

“父王,此证据乃姚上卿伪造的!”二凤看后斩钉截铁地道。

秦王听后大吃一惊,接过书简,询问一旁的二凤,“何以见得?!”

“父王,您看这篇通敌的文章字迹虽然努力模仿先生字体,而且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但某些细微处仍然能够看出差异,比如韩这个字的折钩处,先生喜欢这么写,但是这篇文章的韩字都是如此写。另外您看本文的墨迹非常新鲜,应该是近一两日才作的,但刚刚要上卿却说数日前截获的,而且据儿臣所知,韩先生一直待在李廷尉府上,并未出门,所以要上卿所提供的这个证据乃伪造之物!”二凤拿出一旁之前给秦王的韩非书籍与姚贾提供的同时对比,秦王看后顿时一目了然。

“好一个姚贾,竟然敢在我眼皮子底下弄虚作假,他实在胆大妄为!”秦王嬴政愤怒地道。

“父王,韩先生《说林上》中有一个典故:子圉将孔子引荐给宋国太宰,太宰见完孔子后,就说子圉如同渺小的蚤虱,虱告诉太宰,倘若太宰将孔子引荐给宋王,他在宋王眼里也会变成蚤虱,最后太宰没有继续引荐孔子。【注2】今日李斯、姚贾等人如同太宰一般,他们生怕父王重用韩非从而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富贵,所以不惜一切手段残害,希望父王不要被他们的私心蒙蔽,礼遇先生,让其像商鞅一样,继续为秦国效力,实现改天换地的变化。”二凤谏言道。

秦王嬴政看了一眼扶苏,一脸骄傲地道:“李斯、赵高等人虽尽力为秦,但都不如吾儿扶苏,一心替父王考虑,倘若不是你在此,几欲犯下大错。”

二凤知道秦王嬴政已经够开明大义,只不过李斯、赵高他们个个聪慧狡诈、能言善辩,很难不被其言论所迷惑。

“父王,那您刚刚下的关押先生的命令是不是也该。。。。。。”

“既知冤屈,怎能继续让先生蹲于牢狱之中,传我命令,即刻将其释放。”秦王道。

二凤开心地道:“父王,李斯对待韩非无同窗之情,却有残害之心,先生待在其府上恐怕并不安全,不若接到我流光宫,扶苏想好生宴请。”

“你那流光宫堪堪够住你一人,不如就在将流光宫旁边的梧桐居清扫出来,让韩先生住进去,他在秦国率先负责教授你法家知识。”虽然洗清了韩非通敌的嫌疑,但秦王对他仍然不够信任,加之二凤十分仰慕韩非,韩非也的确有才,就让他先担任长公子的老师,暂无官职挂身,是否重用,有待观察。

纵然如此,二凤听后仍开心地嘴角扬起,虽没能替韩非谋个高官侯爵,但是能够救其一命已属不宜。

他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韩先生不死,凭借他的才华,成为秦国一等重臣只是时间问题。

“多谢父王恩典。”扶苏开心地施礼,虽然标准,但仍有孩子的稚气,看着就很软萌。

秦王深思片刻后叮嘱二凤道:“扶苏,日后父王再让你同堂上朝之时,对待父王的功臣客气点,尤其是李廷尉,他可是秦之肱骨,才华不言而喻,你切不可再用佞臣、奸邪、硕鼠一类词语对其进行言语侮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