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皇后娘娘之光,后宫众人尽得赏赐,实乃福泽众人。我等不能与娘娘相提并论,亦能感受到娘娘的福气与尊贵。愿皇后娘娘福寿安康,国泰民安,惠及后宫!”茶才人率先恭贺,以示忠心。
“这尊佛像宝相庄严,恍若梵天降世,有此圣物镇守中宫,娘娘定能绵延福祚,永葆安康。”
还有精通诗词的才人翩然出列,盈盈下拜,口中吟道:“金身临紫阙,宝相照慈帷。福寿同山海,千秋共春晖。”
淑德皇后笑意温婉雍容:“今日之喜,非本宫一人之荣,实乃皇上恩泽广被、雨露均沾之意。六宫上下,皆需谨记圣恩浩荡,恪守本分,以慰陛下圣心。”
略作停顿,语气舒缓似闲谈:“圣上体贴,所出之手必非凡品,藏于各宫难免疏于品鉴。本宫思忖,若使明珠蒙尘,反倒辜负圣上眷顾之心。故而有意筹办一场赏珍会,择近年御赐之精要,陈于一殿,供诸位姐妹同观共赏。既不负天家恩赏,也得使六宫开阔眼界、陶冶情性。各位意下如何?”
“一切全凭皇后娘娘做主!”
“那便如此安排下去吧,有意与会者,可于三日内遣人来登记名册。至于雅会何时于何地举办,待本宫与内务府商议妥帖,自会晓谕六宫。”
消息传出,六宫闻风而动。
众人即刻返回宫中,精心挑选出最得脸之物,亲自捧往坤宁宫报名登记,生怕落于人后,显不出对皇后懿旨的重视。
那些未曾蒙受此次恩赏的人,也不甘全然置身事外,纷纷翻箱倒柜,寻出些往日得的或精巧或别致的物件,权当是为一宫盛事添个彩头,搏个眼熟。
一时间,通往坤宁宫的宫道上,身影络绎不绝。阖宫上下,无论心里作何想,面子上无人不周全,皆争相卖皇后这个人情,将代表着皇恩荣宠的各式珍玩一一呈上。
不出一日,便收录了书画、玉器、佛像、贡瓷等大大小小三十余件珍品,
一女子着青柠色围边罗裙,愁眉不展,低头走出勤议殿,裙摆随步伐拂动。
梨月被罚未得赏赐,连九品贵人们为出人头地,都自掏腰包搜罗了许多。
她进宫不过三四个月,若是用全部俸禄采买,是丢人现眼,若动用钱老板的那份,又难以自圆其说。
总不能拿出蔷薇香水,往皇后枪口上撞,更不能啥都不做,折那位脸面,这属实为难。
刚出门,便有小公公匆匆迎上,恭敬地递上装匣。
“淑婕妤,这是钱老板差人送来的信件,请您过目。”
梨月凝神思索片刻,打开装匣里的信件,展开细读。
钱老板于信中言辞恳切,道:卞都生意颇具气象,欲图开拓外郡,却深感独力难支。其根脉皆在卞都,于外埠诸事鞭长莫及,故特请托官府居中引荐,以助推产销诸务,速拓新局。
随信附有周密筹划:他先察访周边州郡,以卞都声名打开销路,聚四方商贾瞩目。而后,寻找当地匠造之家,既可保物优工稳,亦能借地利之便,省转运之耗。最终欲仿蛛网之形,以城池为中心,布设销货脉络散于村镇,则货通天下指日可待。
梨月轻轻抿唇,眼中闪过一抹思索之色,若要官府支持,离不开锦玄这道。
对小公公说道“我要求见皇上后,才能回信,劳烦你随我去。。。。。。”勤政殿一趟。
话还未说完,秦明朗走上前来,躬身行礼:“臣秦明朗问淑婕妤安。”
原本都是梨月在秦府,先行问安,如今却是风水轮流转。
女子蜷眉舒展,浅笑关切道:“秦大人安,我如今甚好,秦大人身子可好?”
那人回头望了望伤口,剑眉星目,温声道:“臣无妨,救下婕妤谓臣等分内之事。”
“我已叫太医院专职调配祛疤伤药,定竭力助大人恢复如初,不损分毫英朗风采!”女子眸光清润,语气温软而真挚。
秦明朗耳根微热:“无碍无碍,不妨事,劳淑婕妤如此记挂,臣愧不敢当。”话音渐低,似有未尽之语萦绕齿间。
梨月浅笑颔首,衣袂轻移间已盈盈一礼:“既如此,若无其他事,谅我身有要事先行一步,还请大人少动多静,以便早日康复。”
“淑婕妤慢走,臣听闻花露水一物甚是神奇,欲重金四处求购此物,反不劳您挂心。”男子仍是温和有礼的模样。
制作花露水当真麻烦,可谁让她已夸下海口。
她脚步一滞,心中有数,不曾应答,夹着钱老板信件,转而向勤政殿走去。
梨月将信呈于锦玄案前:“钱老板所请约是要官府出具文书,派兵护送商队周全,再令沿途州县给予通关便利。“
锦玄执信细阅,指节轻叩紫檀案面,沉吟片刻道:“仅此尚且不够。朕可另遣州郡总督和市易官吏一同协同,有官府专司此道,万事自然顺畅得多!如此,既不违商事之律,又可速铺其货,惠及百姓。”
她思索着,若让官府负责具体事宜,成本摊开上报后,或成为皇家生意,不利于他二人所求。
维持三足鼎立才是最好,皇家利用钱老板充盈国库,钱老板背靠她保驾护航,她则借皇家钱权两收。一些私事交由钱老板去办,还是方便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