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为何古人能通灵、见鬼神,而今人只能靠科技勉强模拟?”苏无烬冷笑,“他们用药物、制度、教育层层封锁人心,让我们相信理性至上,情感多余。可李沧看穿了??武道的本质,从来不是打碎山岳,而是穿透隔阂。”
三人陷入沉思。窗外,朝阳正缓缓升起,照亮大地上的每一片绿芽??那是三天前“记忆雨”落下后自发生长的生命迹象,科学家至今无法解释其基因来源。
就在此时,唐玫急步冲入:“出事了!南极洲‘静默区’传来异常信号!那里本应是地磁盲区,不可能有任何共鸣活动,但现在……整片冰盖之下,浮现出一座倒悬的城市轮廓!而且,它的建筑风格,和《唯心流补遗录》里描述的‘初代忆城’完全一致!”
众人震惊。传说中,第一座唯心流圣地早在三千年前沉入地心,因其太过强大,引来了“天罚”。
“难道……它一直在地下等待?”林婉喃喃。
“不。”苏无烬闭目感应片刻,睁开眼时目光如炬,“它是被唤醒的。是谁,在此刻激活了它?”
答案很快揭晓。
当晚,全球所有做过“共忆通道”训练的觉醒者,都在梦中见到同一幕景象:一座青铜巨门前,站着十七个模糊身影??正是此前参加承愿式的那十七名志愿者。他们齐声低语:
>“我们自愿成为锚点,
>将地上之忆,连通地下之城。
>不求永生,不负所念。
>此身为桥,此心为灯。”
醒来后,这十七人全部失踪,但他们的心火并未熄灭,反而化作一条横跨大陆的能量脉络,直指南极。
林婉立刻召集团队,准备远征。临行前,她再次回到归忆塔,捧起那杯已冷的茶。茶面倒影中,竟映出李沧年轻的面容。他微笑点头,嘴唇微动,无声说了两个字。
她读懂了。
**“去吧。”**
七日后,探险队抵达南极静默区。借助星台指引,他们在极寒冰层下三千米处找到了那座倒悬之城。城市由晶石构成,街道呈螺旋状向下延伸,每一栋建筑外墙都镌刻着无数面孔与名字,宛如整座城市的记忆都被刻进了石头里。
最深处,是一座圆形祭坛,中央悬浮着一颗跳动的光核??那是由历代唯心流修行者遗留的情感结晶凝聚而成的“群忆之心”。而在光核周围,十七名志愿者盘膝而坐,身体透明如琉璃,灵魂已然与城市融为一体。
林婉走上前,轻声道:“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中一个声音响起,带着笑意:“因为我们终于明白了老师的教诲。唯心流不止于个人修行,它是传承,是联结,是让一个人的信念,变成千万人的力量。”
她含泪仰望。忽然,胸口双色心火再次暴涨,与群忆之心产生共鸣。刹那间,整个城市亮起,无数光丝射向地面,穿透冰川、海洋、山脉,连接起地球上每一个正在回忆、正在爱、正在痛的人。
那一刻,地球本身,仿佛成了一颗巨大的心。
三个月后,联合国正式通过《情感权宪章》,承认“记忆与共感”为基本人权,禁止任何形式的情感操控技术。各国陆续关闭“情绪优化中心”,重建家庭与社区的情感纽带。学校开设“忆育课”,教孩子如何倾听、记录、珍藏生命中的每一次触动。
而林婉,则带着一群年轻人重返赤松镇,在老槐树下建起第一所“忆师学院”。没有考试,没有等级,唯一的课程是:每天讲一个你最不愿遗忘的故事。
某日黄昏,一个小男孩怯生生举手:“姐姐,如果……我的故事没人愿意听呢?”
她蹲下身,握住他的手,双色心火温柔流转:“只要你还记得,就永远有人在听。也许是在十年后的街头,也许是在百年后的书页里,也许……是在星空另一端,某个正需要勇气的灵魂耳边。”
夜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回应着这句话。
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那朵由千万称呼凝聚而成的光花,又悄然生长出第二片新瓣,上面浮现出五个字:
**“我们在路上。”**
没有人知道旅程终点在哪里。
但此刻,亿万人的心跳正渐渐同频,
如同一首尚未谱完,却已动人心魄的长歌,
在时间之河上,徐徐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