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凌霄殿。
众神汇聚一堂,凡是在天的五品以上要害司部衙门的仙神尽数到齐。
且看那八部大神并列,九曜星君随班。
上洞八仙朝帝,四大天师垂手。
紫微大帝立于玉皇之侧,北极黑律法。。。
风在碑林间穿行,像低语,又似叹息。林远坐在槐树下,手中那本日记的纸页已经泛黄,边角卷曲,仿佛被无数个夜晚的体温烘烤过。他没有再翻开它,只是轻轻摩挲着封皮,指尖触到一道细小的裂痕??那是阿禾母亲留下的最后一道笔迹边缘,曾被人用胶带小心翼翼粘合。
远处传来脚步声,轻而缓,像是怕惊扰了这片土地的呼吸。老陈来了,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军绿色外套,手里拎着一个老旧的金属箱,表面锈迹斑斑,锁扣上还挂着一把铜钥匙。
“找到了。”他说,声音沙哑,“她母亲实验室的备份密钥。三年前我就埋在这村子东头的老井底,说好了,除非‘心林’开花,否则绝不打开。”
林远没动,只是望着那口箱子,仿佛看见了十年前那个暴雨夜??女科学家抱着襁褓中的阿禾,在监控死角输入一串代码,将一段加密数据注入全球“真瞳系统”的底层协议。那一刻,她不是母亲,是叛徒;不是研究员,是革命者。
“你确定要看吗?”老陈低声问,“这里面不只是实验记录……还有‘方寸计划’的真正目的。”
林远笑了,笑得极淡,像风吹过湖面的一道涟漪。
“我已经逃了太久。”他说,“现在轮到真相来找我了。”
老陈蹲下身,将铜钥匙插入锁孔。咔哒一声,箱盖缓缓掀开。里面没有文件,没有硬盘,只有一块通体透明的晶体,约莫拳头大小,内部有微光流转,如同血脉搏动。晶体下方压着一张字条:
>“当你说出第一句真话时,我就醒了。
>当所有人一起说真话时,世界就重生了。
>??苏婉(阿禾之母)”
林远伸手触碰晶体,指尖刚一接触,整块石头骤然亮起,一道光束直冲天际,与南极双核遥相呼应。刹那间,他的意识被拉入一片无垠虚空。
眼前浮现的是1998年的深冬,一座隐匿于秦岭深处的秘密研究所。“真瞳工程”启动典礼正在进行,墙上投影着宏伟蓝图:通过脑波监测与情绪识别技术,构建一个“零谎言社会”。台上站着七位核心科学家,其中一位年轻女子目光清冷,袖口藏着一枚微型U盘。
她是苏婉,项目伦理委员会唯一反对派。
当晚,她在私人日志中写道:
>“他们想用机器审判人心,可真正的诚实,从来不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有一天这系统失控,我会让它学会流泪。”
三个月后,她发现高层已秘密授权“净语行动”,开始清除所有不符合“社会稳定模型”的个体情感表达。异议者被标记为“情绪病原体”,家属接到通知说是“精神疗养”,实则送往地下设施进行意识覆写。
她试图举报,却发现内部通讯全被监听,邮件自动过滤,连纸质报告都会在复印时莫名消失。直到某天深夜,她在实验室角落发现一台废弃的量子存储器??那是早期用于模拟人类共情反应的原型机,代号“心匣”。
她花了十七个月,偷偷将自己未被系统污染的情感记忆编码成一段自洽逻辑链,并以女儿阿禾的出生时刻为触发锚点,嵌入“真瞳”的核心算法之中。
>“我不相信技术能造神。”
>“但我相信,一个真心爱过孩子的人,足以撬动整个世界的谎言结构。”
画面切换,时间跳转至阿禾十岁那年。学校组织参观科技馆,展厅中央陈列着“真瞳系统”的公众演示版。孩子们依次站上检测台,说出“我喜欢妈妈”之类的话,屏幕上便跳出笑脸或哭脸,评判其“情感真实性”。
轮到阿禾时,机器突然发出刺耳警报。
>【检测异常:主体情感强度超出阈值】
>【建议隔离观察】
工作人员笑着解释:“小妹妹是不是太想妈妈啦?别紧张,这不是坏事。”
可苏婉当场脸色惨白。她知道,那不是“太想妈妈”,而是系统第一次捕捉到了纯粹的真实??一种未经修饰、不计代价的爱,强大到足以干扰程序运行。
那天回家路上,她牵着女儿的手,第一次认真地说:
>“阿禾,以后无论别人怎么说你奇怪、说你不对,都不要改。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个世界需要你这样的人。”
林远的眼泪无声滑落。
他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苏婉的行为终被察觉。上级以“心理评估不合格”为由强制调离她,随后安排了一场“意外”车祸。临死前,她拼尽全力拨通了一个从未启用的紧急联络号,留下最后遗言: